江西省南昌市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一、选择题(30道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2分一题,共60分)1.《公羊传·隐公元年》记载:“立嫡以长不以贤,立予以贵不以长。”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内外服制度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2.“秦王朝统一全国后……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所说的国家管理方式不包括A.郡县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官僚政治3.唐朝时由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到清朝时,除沿用“三司”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上述制度规定的实行A.表明监察机构逐渐呈现出独立性B.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易造成权力交叉,行政效能低下D.使君主的权威不断得到强化4.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A.秦丞相府B.唐尚书省C.清军机处D.元中书省5.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6.有一个关于陶片放逐法的传说:一位不识字的农夫请人代写他觉得应该放逐的人的姓名,代写者问农夫要写谁的姓名,没想到农夫说出的正是代写者的姓名。代写者问为什么,农夫答:都说他优秀,所以他危险。该传说反映了陶片放逐法A.具有抑制和打击杰出者的一面B.具有保护民主政治免受破坏的一面C.操作程序粗陋被人利用的一面D.公民间为泄私愤而打击报复的一面7.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种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习惯法不属于成文法②《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③公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④罗马法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②8.2012年12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内阁会议,倾听大臣们的讨论。内容包括更改王室继承顺序相关法律、英国经济的近况等,并没有发表任何评论或讲话。大约半小时后,女王起身离开。这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分权制衡B.内阁权力膨胀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国家元首统而不治9.美国媒体9月17日报道,美国总统布什16日已经选定纽约的退休联邦法官迈尔·穆卡塞出任司法部长。下列有关美国总统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总统掌握行政权,由选民直接选出②总统及其内阁不向国会负责③总统即使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司令,拥有对外宣战权④总统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官员,有权直接领导政府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10.新制度从产生到建立总不会一帆风顺,在世界近代史上,政体变动频繁,获得“各种政体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11.下列对近代西方国家代议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B.其确立过程实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C.议会成为各国国家权力的中心D.基本的政治原则是分权与制衡12.《安德鲁•韩德森至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失去了()①关税自主权②内河航运权③九龙司地方一区④香港岛A.①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13.郭卫东在《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下列能正确反映作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是A.英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