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强、弱电解质。2.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3.掌握电离平衡常数及电离度的概念。一、回顾导入1.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2.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哪些?二、议与思1.不同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一样吗?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P62)2.强、弱电解质分别指什么?三、展与评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合物称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合物称为弱电解质。2.常见的强电解质有常见的弱电解质有【规律】理解电解质的概念问题须注意以下几点:(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CO2、SO2、NH3等物质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们本身不能电离,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3)BaSO4等沉淀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是因为它们的溶解度小,但溶于水的部分能全部电离,故BaSO4是强电解质。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表示H2SO4NaOHCaCO3(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连接A.一元弱酸和弱碱直接写一步电离,如:CH3COOHNH3·H2O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主要进行第一步电离,第二步电离较第一步更微弱,如:H2CO3H3PO4C.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书写电离方程式时一步写出,如:Fe(OH)3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概念(2)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P65表3-3)表示方法(以CH3COOH为例)通常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b表示1影响因素:K值只与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3)电离度(P66问题解决)(4)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电离平衡是反应,其主要受温度、浓度的影响。①温度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度增大。②浓度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度增大。即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四、检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B.NH4HCO3C.SO2D.Cl22.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B.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被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a(OH)2Ca2++2OH-B.NaHCO3===Na++H++COC.HClO=H++ClO—D.Na2SO4===2Na++SO4.在100mL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热B.加入100mL0.1mol·L-1的醋酸溶液C.加入少量的0.5mol·L-1的硫酸D.加入少量的1mol·L-1的NaOH溶液5.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固体)②H2O③HCl④CH3COONa(固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