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级理综试题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6分,共78分)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B.“嫦娥”三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C.Fe2O3俗称铁红,常做红色油漆和涂料D.工业上通常用电解Na、Mg、Al对应的氯化物制取该三种金属单质8、“类推”这种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A.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Fe与I2反应可生成FeI3B.Al(OH)3、Cu(OH)2受热易分解,则Fe(OH)3受热也易分解C.Na可与冷水反应产生氢气,K也可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气D.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SO2也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2Fe3++2Cl-B.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C.铜与浓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2+H2O=2Na++2OH-+O2↑10.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乙装置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C.用丙装置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D.用丁装置分离乙酸与乙醇11、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2属于绿色燃料,C的氧化物用于生产光导纤维,D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同主族上一周期元素的2倍,B、C为同周期元素,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E的最外层电子数.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五种元素中有两种金属元素xkb1.comB.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增强C.元素D、E分别与元素A形成化合物的稳定性:A2D>AED.元素B、D、E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B>D>E12.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13.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区溶液的pH增大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3Zn-6e-=3Zn2+C.充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阳极有1molFe(OH)3被还原D.充电时,电池的锌电极接电源的正极27、(12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化学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1)甲池是装置,通入O2气体的电极上的反应式为。乙池中SO42-移向_____电极(填“石墨”或“Ag”)。(2)当甲池消耗标况下33.6LO2时,电解质KOH的物质的量变化_____mol,乙池若要恢复电解前的状态则需要加入__________(填所加物质的质量及化学式)。(3)丙池中发生的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8、(20分)铜是用途广泛的金属,可根据铜矿的成分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冶炼铜。火法炼铜:将辉铜矿(Cu2S)在空气中高温焙烧即可得到铜和一种还原性的气体。湿法炼铜:科学家发现有一种细菌在有氧气存在的酸性溶液中,可以将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含少量杂质SiO2)氧化成含Fe3+,Cu2+的溶液。某工厂运用该原理冶炼铜的同时制绿矾(FeSO4·7H2O)的工艺如下:(1)火法炼铜即通过焙烧辉铜矿产生金属铜和一种有毒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湿法炼铜工艺流程中,为了提高酸浸时的浸取率,本流程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试剂X为__________,试剂a为________。(3)配平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CuFeS2+____O2+____H2SO4=_____CuSO4+____Fe2(SO4)3+____H2O(4)由滤液得到绿矾晶体的操作为:加热浓缩、隔绝空气冷却结晶、、_______、。(5)已知:常温下Ksp[Cu(OH)2]=2.2×10-20,Ksp[Fe(OH)3]=2.6×10-38。加入过量的试剂X调节pH=4时,可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mol/L,若要此时不出现Cu(OH)2沉淀,则溶液中的c(Cu2+)最大不超过______mol/L。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