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S:32Cl:35.5Na:23Fe:56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均为单选,每题2分,共50分)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仪器①可用于乙醇与水分离提纯B.仪器②可用于称取5.85g氯化钠固体C.装置③的烧瓶中应加沸石,以防暴沸D.装置④从箭头方向进气,用排空气法可收集H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下口放出B.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时即可停止加热C.蒸馏操作时,应该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D.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碳酸钙,可用盐酸除去3.粗盐中含Ca2+、Mg2+、Fe3+、SO42—及泥沙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粗盐提纯的步骤有: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⑤溶解;⑥过滤;⑦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⑤①③②④⑥⑦B.⑤①②③⑥④⑦C.⑤③①②⑥④⑦D.⑤③②①⑥④⑦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实验室制备蒸馏水将自来水倒入到烧杯中,小心给烧杯加热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AgNO3溶液C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mL将称量好的氯化钾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摇匀即可D取出分液漏斗上层液体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B.1.0mol•L﹣1Na2SO4溶液中所含的Na+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数为NAD.常温下,28gC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6.在0℃和1.01×105Pa条件下,将0.1gH2、3.2gSO2、2.2gCO2混合,该混合气的体积是()A.3.36LB.2.24LC.4.48LD.6.72L7.下列溶液中Cl-的浓度最大的是()A.50mL0.1mol/LNaCl溶液B.40mL0.2mol/LKCl溶液C.30mL0.15mol/LAlCl3溶液D.20mL0.2mol/LBaCl2溶液8.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相等时,分子数之比7:11B.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7:11C.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之比1:1D.原子数相同时,物质的量之比2: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NA个Na+的NaCl固体质量为58.5gB.25℃,101kpa时,1mol空气的体积约为22.4LC.2mol硫酸的摩尔质量是196g/molD.将1L2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Fe(OH)3胶粒数目为2NA10.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H2O和NH3都属于电解质B.K2CO3和K2O都属于钾盐C.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D.CH3COOH和HCl都属于一元酸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CO3的电离方程式是NaHCO3=Na++H++CO32-B.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的溶液一定比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少的溶液导电能力强C.虽然Na2O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导电的离子不是它本身产生的,但它却是电解质D.SO3溶于水后所得到的H2SO4溶液能导电,故SO3是电解质12.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而胶体是带电的,因而胶体可以产生电泳现象B.通电时,溶液溶质粒子移向两极,而胶体分散质移向同一极C.纳米碳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因此其属于胶体D.三角洲的形成、夜晚霓虹灯、明矾净水及土壤保肥等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13.危险化学品,必须在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列化学品贴错了标签的是()14.符合右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2SO4B.Na2SO3C.K2SO4D.NaHSO415.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能导电,所以石墨是电解质B.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为电解质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16.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