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3.3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新人教版【高考题组】考点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1.(2014·重庆文综·T5)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还魂纸实际是将废纸重新作为造纸原料予以利用,但在江南地区没能被接受,制造工艺省却了煮浸这一环节,降低了成本,所以②④正确,故选C。2.(2014·天津文综·T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解析】选A。材料列举了古代圣人对农业的重视,并强调儒家经典《诗》《书》的要旨是安定人民,让老百姓生活安定后再教导他们。在古代农耕社会要使百姓生活安定,就要重视发展农业。由此可知A正确。3.(2013·重庆文综·T3)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解析】选C。A出现在战国时期;B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东汉的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D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中期。【备选真题】1.(2014·江苏单科·T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选C。在冯道的主持下,开始将儒家经典刻版印刷,并不能说明他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A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活字印刷的描述,B错误。材料中有“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的表述,D错误。2.(2014·北京文综·T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露》、《理想国》【解析】选B。《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初年,标志着中国数学体系开始形成;罗马法是罗马法律的泛称,故B正确。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是在汉代,但日心说是16世纪中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来的,C不正确。《春秋繁露》是西汉董仲舒所著,《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故D不正确。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4.(2015·重庆文综·T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解析】选C。孟浩然是盛唐时期山水诗的代表诗人,与安史之乱和唐朝由盛而衰这一时期无关,排除B。杜甫人称其为“诗圣”,他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被人们称为“诗史”,C正确。杜牧(803~约852年)和白居易(772~846)生活的时代是唐朝衰落时期,由此排除A、D两项。【拓展延伸】唐诗繁荣的原因(1)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2)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3)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4)中唐以后,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提供了另一种社会基础。5.(2015·四川文综·T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