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七校联考高一化学试题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u-64Zn-65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每百吨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总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B.和互为同位素C.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D.最外层电子数为2,具有较强金属性2.某主族元素R的原子的电子式可表示为:该元素组成的以下物质,其化学式肯定错误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5B.含氧酸分子式为HRO3C.含氧酸分子式为H3RO4D.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H53.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NaCl的电子式: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C.CrO5的结构式为,该氧化物中Cr为+6价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4.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B.锂离子电池C.太阳能集热器D.燃气灶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C.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D.整个反应的ΔH=E1-E26.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7.已知反应Cu(s)+2Ag+(aq)=Cu2+(aq)+2Ag(s)为一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银电极质量逐渐减小,Y溶液中c(Ag+)增大B.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C.电极X是正极,其电极反应为Cu-2e-=Cu2+D.当X电极质量减少0.64g时,外电路中有0.02mol电子转移8.纽扣式银锌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n作负极B.电子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C.K+向Zn极移动D.正极反应:Ag2O+H2O+2e-=2Ag+2OH-9.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10.一定条件下,分别对反应C(s)+CO2(g)2CO(g)(ΔH>0)进行如下操作(只改变该条件):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速率显著变大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③11.对于A2+3B2=2C+D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A2)=0.4mol·L-1·s-1B.(B2)=0.8mol·L-1·s-1C.(C)=0.6mol·L-1·s-1D.(D)=0.6mol·L-1·min-112.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反应进行到1s时,=C.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D.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B.当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C.当某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了反应限度D.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14.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