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长田小学校邓静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些?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什么?3.这种营养结构对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思考:(1)草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2)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全部用于草的生长、繁殖了吗?如果不是,还用来干什么了?(3)兔吃草后,草的能量能被兔全部利用吗?(4)兔是如何利用草的能量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能量流动的过程”一段,完成下面几个问题:1.能量的来源是什么?2.能量是如何输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3.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是什么?4.能量的散失形式?输入:传递: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散失:经各级生物的呼吸作用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量最终以热能散失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流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化学能光合作用一、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太阳能思考:(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2)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如何输入的,为什么起点不可以是动物?(3)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如何传递和散失的?(4)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能量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是生产者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固定下来输入到生态系统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经各级生物的呼吸作用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量最终以热能散失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呼吸散失呼吸散失用于生长、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发育、繁殖遗体、遗体、残枝败叶残枝败叶分解者分解者初级消费者摄食初级消费者摄食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示意图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示意图太阳太阳生产者固定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太阳能初级消费者同化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次级消费者摄入残骸等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粪便(未同化)用于生命活动,储存于有机物中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所含能量仍属于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摄入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2.过程图解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图解:生产者(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肉食动物)BCDCC请观察:请表述:图中的箭头A、B、C、D各表示什么含义?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分解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A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太阳能光合作用第一营养级呼吸作用生长、发育、繁殖分解者第二营养级残枝败叶同化量粪便呼吸作用生长、发育、繁殖遗体第三营养级粪便同化量呼吸作用……热量散失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太阳能未固定?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第一营养级的能量)(464.6)分解者植食性动物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肉食性动物同化量呼吸未利用(生物量)12.5传递62.896.3293传递12.62.129.3微量5.07.518.8(14.6)(122.6)(327.3)(1)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关系能否逆转?单向流动、(2)相邻两个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多少?13.5%20%(1)能量为什么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向后一个营养级?逐级递减(62.8)(12.6)(1)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不可逆转的,能量不能倒流。(2)热能散失后,不能被利用,能量不能循环使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传递效率约10%~20%..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例题: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螳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若一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千焦,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螳螂体内的约为()A106千焦B3×106千焦C106千焦~3×106千焦D0千焦D•甲图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图为某动物能量流动图解,(节选,已知Z为112,X为15,Y为3)请回答:计算甲图中由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17.14%2、池塘内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虾小鱼,假设一大鱼只靠吃小鱼来增长1Kg体重,那么消耗浮游植物至少为A、100KgB、125KgC、625KgD、1000Kg消耗低营养级最少消耗低营养级最多选最短食物链选最大传递效率20%选最长食物链选最小传递效率10%高营养级获得最多高营养级获得最少解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