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成就。据此回答1~3题。1.人民政府对旧教育进行了彻底改造,这主要包括①创立人民教育制度②收回教育主权③改革学制④推行两种教育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2.党和政府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有①制订全国科学技术规划发展纲要②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③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④编制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分析】本题是一组合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做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时间范围。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一限定语,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和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都是在1956年作出的,因此③④都不属于这个范畴。【答案】D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加强基础教育的主要措施是①加强基础教育和初等中青年扫盲②调整中等教育结构③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④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4~5题。4.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A.银河Ⅱ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正负电子对撞机研制成功D.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答案】D5.几十年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其中有①钱学森②屠守锷③邓稼先④袁隆平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学获得了较大发展。根据相关知识回答6~8题。6.50年代后期长篇小说的著名代表有①《红旗谱》②《红日》③《青春之歌》④《红岩》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答案】A7.下列文学作品中表现了新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的是A.《龙须沟》B.《蔡文姬》C.《文成公主》D.《祝福》【答案】A8.茅盾文学奖”设立于20世纪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答案】C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生产力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材料2“……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材料3“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江泽民请回答:(1)材料1和材料2有何一致性?(2)材料2与材料1相比,有何发展?有何积极意义?(3)材料3和材料2有何一致性?【参考答案】(1)都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促进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进一步结合,促进了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3)都指明了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0.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我国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参考答案】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成绩有:①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立法:制订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②加强基础教育。调整了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③发展高等教育。增加培养文科的比例,增设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④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建立高等民族学院,普遍建立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