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课程标准: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考试标准: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文明古国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图古代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汉漠拉比法典,印度的种姓制度。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引导学生结合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起,从国家的强盛和国王对人民的残酷奴役两方面思考,认识公元前15世纪埃及帝国的实质,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汉漠拉比法典的内容、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讨论法,上网查阅资料3、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认识到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一大奇迹;两河流域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汉漠拉比法典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专政的实质。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漠拉比法典教学难点: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教学过程:导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大家都知道很多古代世界的奇迹,如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园等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这些文明古国现在还存在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今天学习第二课。一、金字塔的国度——埃及展示埃及狮身人面像。指导学生看教材第8页,古代埃及地图。讲述埃及地理位置。埃及境内的长河——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古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你知道为什么希罗多德会这样说吗?古埃及文明是何时诞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金字塔除了是法老的陵墓外它还显示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教材。补充备课2对问题一教师要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提示学生注意将问题化简为:“为什么说尼罗河造就了埃及?”,师生共归纳:古埃及人活动范围——尼罗河定期泛滥——肥沃的土地——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孕育埃及文化——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问题二: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问题三:金字塔除了是法老的陵墓外,它还是权力的象征。古埃及的国王们不仅仅满足于生前统治着人世,而且幻想死后复活成神,仍是阴间的统治者,永远庇护着他的子孙后代。根据埃及的神话传说,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因此,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以盐水等防腐剂,填以香料,然后用麻布裹紧。这种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尸体叫做“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他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这便是每个国王继位后就着手为自己建筑陵墓的宗教方面的原因。金字塔主要流行于埃及古王国时期。陵墓基座为正方形,四面则是四个相等的三角形(即方锥体),侧影类似汉字的“金”字,故汉语称为金字塔。大部分研究来源显示埃及存在的金字塔结构数目有81座到112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都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这些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生。以法老或贵族而论,他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建造坟墓,还命令匠人以坟墓壁画和木制模型来描绘他死后要继续从事的驾船、狩猎、欢宴活动,以及仆人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