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课程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导向作用(修订版)VIP免费

新课程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导向作用(修订版)_第1页
1/2
新课程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导向作用(修订版)_第2页
2/2
新课程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导向作用(修订版)专家工程语文专家主讲专家:北京五中历史教师张道林新课程实施后三年的首次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本文试图通过对2007年新课程高考试题的分析总结,探索新课程高考与历史教学之间的联系,提出解决新课程教学如何适应高考的一些建议。一、2007年历史新课程高考试题特点1、新课程高考试题在《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范围内命制,开始摆脱教材、版本的束缚。众所周知,《课程标准》虽然规定了历史知识范围,但由于《课程标准》对知识点的表述过于抽象、空泛,客观上对高考命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前,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有四个版本,新高考究竟应该怎样命题?第一、不能完全依据某一个版本;第二、不能机械地将四个版本的知识点进行对照以“求同”;已经成为共识。2、突出“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渗透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再教育。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扩展升华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理念。所谓“情感”,是指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态度”是影响个人对有关事物的信念,以及与这些信念有联系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而“价值观”则是指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总评价和总看法。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3、通过开放性试题,重视对“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研究性学习是本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法,怎样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也是历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的课题之一。新课程高考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山东卷27题指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第四问是培养开放思维、逆向思维、考查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题目。无论同意那种观点,都必须充分考虑怎样否定另一种观点,尽管不需要表述出来,但和只有唯一结论的题目感觉肯定不同。4、《课程标准》规定的选修模块都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考查历史设置选修课是《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必须在高考中得到体现,才能对选修课的价值做出判断,同时起到促进选修课的落实与开展。由于四省高考方案的差异,因而考查的程度、形式有所不同。在6个历史选修模块中,海南省的选考方案是“6选2”;宁夏的选考方案是“4选2”;广东的选考方案是“2选1”;以上三个省区的选作部分,除了海南、广东的历史单科试题外,宁夏文科综合试题的选考试题都是历史选修模块,反映了在政史地三个学科中历史选修课程的落实程度,同时对命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山东文科综合的选作部分设置三个学科7个题,其中有3道历史题目。不难看出,四省区都选考“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只有海南因为“6选2”,“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才得以“上榜”。其实,这是两个最能调动探究欲望的模块,是学生不喜欢吗?恐怕是和必修模块关系疏远了一些,和考试距离就更大了。这是耐人寻味的现象。5、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乡土气息浓郁,体现地方特色。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它反映着健康向上、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如山东卷第29题将山东置于世界范围内,突出其在先秦时期的历史地位,并以在中国近代教育界开风气之先的登州文会馆、山东大学堂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设题,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二、新课程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导向作用1、修订课程标准的“模块加专题”,重构通史体系知识结构。《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是以“模块加专题”形式呈现的,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必修模块,共计25个学习专题。三个必修模块分别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条线索,每个模块各有8—9个专题。也就是说它是以专题形式而不以通史形式编排。用心爱心专心对此,教育部考试中心认为:“一般来说,专题学习或断代史研究到了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才可以进行,在高中应该以通史形式学习为主。在新大纲中,历史科目试题是按照通史编制的,这种矛盾冲突应该及早解决,这些是以后需要探索改进的地方。”通过一年来高考总复习的“拨乱反正”,按照《新课程高考大纲》重新构建通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课程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导向作用(修订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