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2.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比较积极地评价和反思学习的结果。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学难点:如何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我们已经学过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在学习新知之前,咱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大家看屏幕。1.课件出示甲、乙两校4—6年级学生人数两个单式统计表。甲校4—6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人数140146150乙校4—6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人数1521481442.让学生观察思考片刻,读懂表意,然后提问:谁能说说从这两个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条形统计图吗?二、展开:1.引入新课:谈话:请大家认真观察,从统计图上看这两个学校哪一个年级人数相差最少?学生可能作如下回答:⑴直接比较,图上直条的数据。⑵根据直条上的数据用笔算一算,就可以比较了。⑶比较两图上直条的长短。⑷可以用直尺水平量一下直条。2.提出问题,引导自主探索。⑴谈话,那么想什么办法就能更容易一眼看出两校哪个年级人数相关最少呢?在小组内交流。⑵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⑶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修改。3.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4.比较单、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点。5.看图回答问题。课件呈现例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从图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6.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小组汇报,师生共同评价反思。四、总结:1.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2.能不能说一说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3.它有什么作用和特点?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