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VIP免费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_第1页
1/3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_第2页
2/3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_第3页
3/3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兰州16中学方爱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2、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识图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教学创意:通过提问思考、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知道今天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哪里吗?【讲授新课】:(25分钟)一、经济重心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什么叫经济重心?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哪里?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以自然分水岭秦岭——淮河为界。从远古到西晋:北方的经济发展远远超过南方,政治经济的重心都在北方。远古—西晋(北方超南方)西晋—隋唐五代(逐渐南移)宋元时期:南方超过北方,成为经济重心提问:为什么从西晋开始我国会出现经济重心的南移?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南迁,劳动力大量增加先进技术的传入自然条件优越强调:宋代初年,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让学生通过读书找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人口;太湖流域——产粮区;出现一批经济中心。二、经济发展的表现1、宋代农业:指出:两宋时期,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气象。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读书找出两宋农业的新特点。农业人口的增加:人口达一亿;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秧马;农田水利方面的进步:钱塘江海塘;耕作技术的提高,水稻种植普遍推广,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占城稻、太湖流域。2、宋代手工业: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读书找出两宋手工业的新特点。采煤业:开采量居世界首位,除用于冶炼,更多用于普通居民的生活;冶炼业:铁、铜等产量和质量都位于世界先进水平;陶瓷制造业:规模和水平都超过前代。展示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景德镇瓷器的照片,感受当时北宋制瓷业的发达。3、宋代商业繁荣:指出:两宋时期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城镇的兴起、纸币的出现和使用,通过读书找出两宋商业的繁荣的表现。城镇的兴起:城镇的兴起是商业发展的结果,它是由贸易集市发展而来的;纸币的出现和使用: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4、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读书找出两宋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表现。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周边民族的兴起,迫使宋与中亚地区的陆路往来中断,必须通过海路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高度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政府的鼓励政策。表现:“蕃客”、“蕃坊”、“蕃市”、“蕃学”的出现;重要外贸港口的出现;市舶司的出现;外贸范围广。【小结】: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经济上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你能说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范围吗?”“你能说出两宋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吗?”【练习】:一、课堂练习二、列表概括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