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六单元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嬗变—民国前期 课时检测(十六)从三民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六单元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嬗变—民国前期 课时检测(十六)从三民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5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六单元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嬗变—民国前期 课时检测(十六)从三民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5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六单元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嬗变—民国前期 课时检测(十六)从三民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5
课时检测(十六)从三民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令: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材料可以说明()A.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B.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知晓C.司法部门不执行政府政令D.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解析:选D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知晓”和“司法部门不执行政府政令”不能从材料中体现,故B、C两项错误;材料反映在南京临时政府政令颁布后百姓仍然沿用旧习,说明民众思想上的落后性,证明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故D项正确。2.(2017·宜宾一模)19世纪后半期,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五四时期,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来对待中西文化。蔡元培此举意在()A.复古求解放以缓和中西文化冲突B.兼容中西文化促使各界思想趋同C.平衡中西方文化以实现思想再造D.否定传统文化以实现新思想启蒙解析:选C“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不是为了复古,故A项错误;兼容中西文化并不会促使各界思想趋同,该说法本身有误,故B项错误;由“中体西用”到“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说明意在平衡中西方文化以实现思想再造,故C项正确;“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就不会否定传统文化,故D项错误。3.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可知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故A项正确。4.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1896-1931年)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同时期胡适也说治学应“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说明()A.知识界普遍崇尚理性主义B.新文化运动片面的批判传统C.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追求D.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很大解析:选C徐志摩对“相对论”感兴趣是受到当时“赛先生”(科学)的影响,他对“民约论”感兴趣则是受到了“德先生”(民主)的影响,故C项正确。5.(2017·合肥一模)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现象()A.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未传入中国B.体现出国民崇洋媚外心态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D.说明了政府倡导思想自由解析:选C各种主义的传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使人们更加理性的来思考,哪种主张更能够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6.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希望完全学习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革命指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C.希望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D.我国民本思想自古就有且最为发达解析:选C从“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可知,孙中山的主张是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故C项正确。7.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将此作为“效力”的方向。黄兴也曾表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这些主张()A.对民国形势的评判过于乐观B.直指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C.加速了国内和平时期的到来D.指明了民主革命的新方向解析:选A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1912年4月)时,表示将民生主义作为“效力”的方向,“黄兴也曾表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表明孙、黄二人都认为革命后,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中华民国的建设,而没有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六单元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嬗变—民国前期 课时检测(十六)从三民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慧源书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