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中央集权B.巩固国家统一C.强化贵族特权D.加强君主专制2.与汉代皇帝重用身边近臣以削弱相权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科学”指三省A.分散相权且保证皇权独尊B.各司其职且分工科学合理C.职能明确且行政体系科学D.三权分立且互相监督制约3.“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改变这种状况,明太祖朱元璋的对策是A.设置内阁B.废除丞相C.设三司使D.设军机处4.清朝官员梁章钜在《枢垣记略》中记载:“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材料中所述的机构应是A.枢密院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5.假如穿越到古希腊梭伦改革时期,作为平民的你能享受到的政治权利是A.参加五百人议事会B.参加公民大会C.领取工资和观剧津贴D.参选首席执政官6.罗马的万民法和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产生了相似的作用。它们都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实现了选贤任能7.“其留下的最深刻的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渐进的改革成为其历史发展的特色。”材料中的“其”指A.英国的“光荣革命”B.美国的联邦政府C.法国的1875年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8.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英国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从此后英国就坚定地走在改革的道路上了,它可以自信地面对未来,随时变革自己的制度……”材料中的“中等阶级”是指A.中产阶级B.工业资产阶级C.工业无产阶级D.新贵族9.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指出:“其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不过,当时其民主制尽管还存在着无数的局限性,但由于实现了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的兼收并蓄,却无疑是18世纪末的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并且最有前途的政治制度:它不仅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英国的民主制,而且还比当时正在法国大革命中发生的民主制更富于生命力。”材料中的“其”是指A.德国B.美国C.俄国D.希腊10.《欧洲文明扩张史》中说:“从欧洲的总体看,甚至到19世纪下半叶仍远不能说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都实现了英法式的近代民主。而且民主的体制与民主的精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有了议会制,是说有了民主的形式,不等于说有了民主的内容。”最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A.1689年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C.1875年法国宪法D.1871年德国宪法11.“兹因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是以耆英、伊里布、璞鼎查,即便议拟各条。”右图是拟定的“各条”的文本。在这一文本拟定前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A.清朝官员庆幸放弃闭关锁国政策B.皇帝认为此约影响很坏不予批准C.英商为中国全境通商而欣喜若狂D.清政府与英国协定进出口货物税率12.“战争本身到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的威严门面。”这里的“战争”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3.“鸦片战争的失败和随后一系列的战败,使得中国日益背上了天文数字的赔款”。在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中,从中国获得的赔款数额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14.“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华民族认同得以实现,这既有赖于革命领袖孙中山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又有赖于民国建立所形成的制度保障。”这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功绩是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促进了中华民族认同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D.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15.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两者的相似点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