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人类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理解主要人地思想的观点结合统计图表分析,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会解读人地关系模式图主要的环境问题成因解释热点环境问题成因分析具体地理事象,考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分布的差异可持续发展及其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涵绘制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解读具体地域的发展,考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判断热点现象对应的原则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会判读关联示意图解读关联示意图,考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1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表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短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地域差异发达国家更突出农村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城市地区、发达国家严重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1.基本内涵(1)图中 A 表示经济系统,B 表示社会系统,C 表示生态系统。(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严峻挑战(2)行动:1994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4.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方式环境友好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实践工业发展清洁生产农业推行生态农业公众提倡适度消费[ 特别提醒 ] 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