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 2013-2014 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一 2.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2)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 1一:学习目标1. 初步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步骤。2. 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要用中和滴定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3. 进一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二:课前预习1.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瓶的 (常见规格有 、 、 、 等)、 (一般标记的为 )。在容量瓶上所标记的温度下,当溶液的 与 相切时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即为容量瓶上所表记的体积。容量瓶不能用作物质 或 的容器,热溶液需待 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2.配制 100mL0.1 mol·L-1的 Na2CO3步骤:(1)计算:计算所需 Na2CO3固体的质量为 g。 (2)称量:用 准确称取 g 无水 Na2CO3固体。(3)溶解:将无水 Na2CO3固体放入 中,用 溶解, 到室温(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用 小心地引流到 中。用 洗涤 ,并将每次洗涤后的溶液注入 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5)定容: 地将 注入到容量瓶中,直到容量瓶中的液面接近刻度线 处。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 ,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 。(6)贮存溶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三:课堂研讨配制溶液时的误差分析浓度误差的判断方法:将称量误差和定容误差结合公式 进行判备 注断:V 一定时,增大, ;减小, 一定时,V 减小, ;V 增大, 。以配制某浓度的 NaOH 溶液为例分析如下:a.称取时间过长或用滤纸称量,导致 n ,则 c 。b.向容量瓶内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 n ,则 c 。c.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 n ,则 c 。d.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至容量瓶,导致 V ,则 c 。e.定容时加水量过多,用滴管吸出,导致 n ,则 c 。f.定容时仰视,导致 V ,则 c 。g. 定容时俯视,导致 V ,则 c 。h. 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下降又加水,导致 V ,则 c 。例题:1.某实验中需要 90 mL 0.5 mol·L-1的 NaOH 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 NaOH 固体配制,需要 NaOH g。(2)若用 2 mol·L-1的 NaOH 溶液配制,需要此溶液 mL。(3)上述两种配制方法中实验操作和所需主要仪器有何不同 2.实验室为确定一瓶稀盐酸的浓度,用 0.1000 mol·L-1 的 NaOH 溶液中和25.00 mL 该盐酸,当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NaOH 溶液 24.50mL.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