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前202—9年高祖;惠帝;高后;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孺子婴新朝(王莽)9年—23年更始帝23年—25年东汉25年—200年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献帝。ÎÀ¼§Éú¢ÜƽµÛ·ëÕÑÒÇÉúÖÐɽÍõÐ˻ʺóÍõÕþ¾ý£¨Ôªºó£©Éú¢Ú³ÉµÛ¶¡¼§Éú¢Û°§µÛ¸µÕÑÒÇÉú¶¨ÌÕÍõ¿µ¢ÙººÔªµÛ°²ÑôºîÍõÒôÍõºëÑôƽºîÍõ·ïж¼ºîÍõçÍõÂüƽ°¢ºîÍõÌ·°²³ÉºîÍõ³çÍõÕþ¾ý³É¶¼ºîÍõÉ̺ìÑôºîÍõÁ¢ÇúÑôºîÍõ¸ù¸ßƽºîÍõ·êʱÍõ½û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享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汉书·元后传》)平帝元始元年塞外蛮夷自称越裳氏,重译献白雉。诏荐于宗庙。群臣盛陈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载同符,……有定国安汉家之大功”。诏加莽太傅,封安汉公。二年莽奏选皇后,请勿采王氏女。吏民守阙上书者日千余人,言“安汉公盛勋堂堂若此,今当立后,独奈何废公女,天下安所归命?愿得公女为天下母!”终选莽女为皇后。三年莽“行管、蔡之诛”,杀长子王宇,“喟然奋发作书八篇以戒子孙”。群臣奏颁其书于郡国,令学官教授,比同《孝经》。四年诏采伊尹、周公之号,加莽为“宰衡”,位诸侯王上。招诱西羌万余人来降,称“太皇太后圣明,安汉公至仁,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或禾长丈余,或一粟三米,或不种自生,或茧不蚕自成,甘露从天下,醴泉自地出,凤凰来仪,神爵降集。”五年吏民以莽辞让新野封地,上书者累计487572人。诏加莽九锡殊礼。“风俗使者”八人还奏:天下风俗齐同,郡国造歌谣、颂功德凡三万言。莽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之制,犯者象刑。”平帝暴卒。居摄元年莽立二岁幼儿婴为皇太子。自效“周公故事”摄帝位。三年哀章献符命。莽篡位。流涕曰:“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百僚陪位,莫不感动。王莽档案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新朝建立者,公元9—23年在位。西汉哀帝自元寿二年六月(公元前1年)去世后,九岁的汉平帝即位,以王莽为辅政大臣,出任大司马,封“安汉公”。至公元9年元旦,篡位称帝,登基成为一朝开国君主,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直至公元23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被杀,在位15年,死时69岁。王莽托古改制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井田诏》犯令,法至死,制度又不定,吏缘为奸。天下嗷嗷然,陷刑者众。后三年,莽知民怨,下诏诸食王田及私属皆得买卖,勿拘以法。——《汉书食货志上》中国历代币制的失败,多有别的原因,而不是制度本身的缺点。只有王莽的宝货制的失败,完全是制度的失败。——彭信威《中国货币史》铜卡尺铜方斗嘉量铜环权王莽认为“制定则天下自平”。度量衡也是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文物颇有遗留。改地名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以之身灭。——《宋书·礼志序》王翁嘉慕前圣之治,而简薄汉家法令,故多所变更,欲事事效古,美先圣制度,而不知己之不能行其事。释近趋远,所尚非务,故以高义,退至废乱。此不知大体者也。——桓谭《新论》王莽改制的失败光武帝刘秀《谥法》:“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马)援说(隗)嚣曰:“……上…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嚣曰:“卿谓何如高帝?”援曰:“不如也。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嚣意不怿,曰:“如卿言,反复胜邪?”——《后汉书·马援传》光武中兴(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后汉书·光武帝纪》柔道: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