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第二附属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二卷典型题训练八1、甲酸(HCOOH)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熔点8.4℃,沸点100.7℃,能与水、乙醇互溶,加热至160℃即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1)实验室可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一氧化碳:HCOOHCombinH2O+CO↑,实验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①从下图挑选所需的仪器,画出Ⅰ中所缺的气体发生装置(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管、胶皮管,固定装置不用画),并标明容器中的试剂。Ⅰ制备COⅡⅢ收集CO分液漏斗长颈漏斗蒸馏烧瓶集气瓶温度计②装置Ⅱ的作用是。(2)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与甲酸斥制得四水甲酸铜[Cu(HCOO)2·4H2O]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2CuSO4+4NaHCO3==Cu(OH)2·CuCO3↓+3CO2↑+2Na2SO4+H2OCu(OH)2·CuCO3+4HCOOH+5H2O==2Cu(HCOO)2·4H2O+CO2↑实验步骤如下:①碱式碳酸铜的制备:a、步骤ⅰ是将一定量CuSO4·5H2O晶体和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b、步骤ⅱ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到(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②甲酸铜的制备: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1/3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a、“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b、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答案:(10分)(1)①仪器选择正确并标时液体1分,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1分②防止水槽中的水因倒吸流入蒸馏烧瓶中(1分)(2)①a、研细并混合均匀(各1分,共2分)b、出现黑色固体(1分)②a、防止甲酸铜晶体析出b、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和其它杂质(各2分)2、江苏某某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某湖泊的水质污染情况,在注入湖泊的四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检验水样中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①号水源的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②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多;③号水样中未发现任何动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8-1④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根据以上结果回答:该湖泊的污染源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1)①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是____;②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是_____;③号水源的污染属于_____;(2)假若①和③号水源的污染属于同一种性质、程度相同,则①号水源排污点离湖泊入水口的距离比③号水源____________.(3)为了改变湖泊的污染现状,首先必须治理的是__________水源,这一水源一般是由___________排出的废水,治理的方法是_________等几种。(4)面对湖泊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建立拦污栅,对入湖污水进行预先治理;②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③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恢复湖中荷藕、菱、水葫芦的种植,并将植物叶茎回收,经沼气池发酵发生沼气。从长远观点看,你同意_________方案(填序号)。不同意有关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③①②④(2)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氮、磷的污染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3)远(4)③号,化工厂物理沉降、化学分解、生物净化(5)①③污水冲入长江后会造成二次污染3、实验室需要制备纯净的氯化钾。现有含少量KBr和K2SO4的氯化钾样品,按照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提纯。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I的名称为,操作II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2)若用硝酸钡来代替氯化钡,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3)若实验所得固体甲、乙的质量分别为W1g和W2g,则样品中KBr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4)某同学对该实验方案提出质疑,他认为加适量氯化钡溶液不容易控制,应该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请你按照他的思路,用上述实验流程图表示出他后面的实验过程,要注明所用试剂和所得产物的化学式以及相应操作的名称。(1)过滤,玻璃棒、酒精灯(2)否,会引入硝酸钾杂质。(3)(4)(关键是写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