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1945年9月,美、英、苏、法等国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主张肢解德国,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这表明()A.意识形态的差异起决定作用B.国家利益的分歧影响国际关系C.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控制D.美苏两国逐渐从合作走向对抗解析:选B。据材料“法国主张肢解德国,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德两国是世仇,因此法国主张肢解德国,而苏联出于维护自身安全的考虑,反对这一提议,因此国家利益的分歧影响着国际关系,故B项正确。2.(2020·江苏盐城模拟)杜鲁门总统在其回忆录中指出,没有德国,“欧洲的防御不过是大西洋岸边的一场后卫战”,有了德国,欧洲“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因此,在美国的支持下,联邦德国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加入北约。美国此举()A.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B.促进西欧一体化的进程C.有利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D.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解析:选C。“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是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表现,与材料中“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相符,故选C项;“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与材料中“北约”“欧洲的防御”的整体层面不符,排除A项;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与材料中“北约”“美国”不符,排除B项;1955年,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排除D项。3.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规定“马歇尔计划”的金额应逐年审批,不确定4年的总金额,拨款53亿美元作为头15个月的援欧资金,但只是最大限额,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A.依靠的是民间和私人资本B.有利于加强美国控制西欧C.美国和西欧处于平等地位D.国会负责该计划具体实施解析:选B。材料“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说明是国家行为而不是民间行为,故A项错误;据材料“金额应逐年审批……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可知,金额控制和承担某些具体义务有利于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逐年审批……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说明美国处于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说明国会只是负责立法而不是具体实施,故D项错误。4.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美国向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提供了129.9亿美元援助,同时约定:这些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且受援国要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制和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做出让步。由此推知,美国此举()A.遏制了苏联势力的扩张B.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地位C.推动了欧美之间的合作D.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出口解析:选D。根据材料“这些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且受援国要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制和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做出让步”可知,西欧各国大规模进口美国商品以及降低税率有利于美国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故D项正确。5.下图是1952年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右上角的CCCP是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据此可知()A.美苏争霸斗争激烈B.两大对峙军事集团出现C.美国军民对立严重D.美苏两国矛盾日益加剧解析:选D。从图片中可看到,美国所标注的军事基地在苏联周围均匀而密集分布,对苏联形成了包围圈,这说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开始转变为冷战和对峙,两国矛盾加剧,故D项正确。6.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美、苏都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实际上双方之间的秘密接触不断,努力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危机最终和平解决并促使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这说明当时()A.多极化趋势得到显著加强B.美苏关系实现了全面和解C.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两极对抗与妥协同时并存解析:选D。由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期间美苏两极对抗态势明显,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