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60分)1.清朝乾隆皇帝曾说:“天朝物产富饶,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反映了A.乾隆皇帝壮志满怀B.中国经济获得发展C.自然经济下的心态D.天朝上国地大物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天朝上国思想的相关知识。材料反映在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体制下,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反映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思想,而不是壮志满怀的思想,故A错误。明清时期中国农耕经济发展到顶峰,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现行的制度下,发展缓慢,与当时的西方相比,中国则落伍了,故B错误材料上说中国什么都有,没有必要同外贸易,其实当时中国和产力水平远落后于于西方,许多工业品中国就没有。这是中国自然经济的产物,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不了解国外情况,故C正确。材料中乾隆皇帝认为,中国天朝上国地大物博,看不到世界发生的改变,中国在世界的发展中已经落伍了,面临着危机,故D错误2.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县也要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出汉朝A.实行冶铁官营B.开创了郡县制C.铁官代行地方政务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县也要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汉朝实行冶铁官营,故A项正确。秦朝开创了郡县制,故B项排除。铁官只负责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故C项排除。铁器可以销售,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冶铁官营3.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有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设问实际是要求说出北宋商业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逐一判断,A在唐朝时,长安和洛阳就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排除;B南北朝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排除;C正确;D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排除。故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的“市”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曾极尽讽刺中国古代的一种对外贸易,说它对外围小国来说是一本万利的。他讽刺的是A.宋朝的榷场贸易B.元朝的对外贸易C.明朝的朝贡贸易D.清朝的民间贸易【答案】C【解析】宋朝的榷场贸易是宋朝于少数民族政权的边境贸易,互通有无,以盈利是主要的目的之一,故A错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兴盛,元朝对外贸易的税收甚至成为元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并非题干中宣扬国威的光荣礼节,故B错误。明代的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在这种贸易下,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要求。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清朝的民间贸易以盈利为目的,,故D错误。5.下表是我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一份开销清单,开具这份清单的人可能是杂支清单(白银:两)购大鱼雷艇等项7434.8购驾驶学生应习各种洋书726.1购后膛钢炮965.8北洋水师公费银1576.6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答案】B【解析】从材料“北洋水师公费银”可知这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开销清单,而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不符洋务运动代表,故A错误。从材料“北洋水师公费银”可知这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开销清单,李鸿章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北洋水师的筹建者,故B正确。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而材料“北洋水师公费银”显示这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开销清单,故C错误。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而材料“北洋水师公费银”显示这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开销清单,故D错误。6.有同学收集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素材,其中涉及“张謇”“短暂的春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内容。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A.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C.近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