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基本概念化学用语从知识网络看,化学基本概念可分为5个方面:物质组成、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及化学基本定律、分散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在试题中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块的考察,往往一个试题(选择题及第Ⅱ卷大题)包括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有机、计算等多项内容。在高考II卷大题中每题都有不同的综合,可以较好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对2017年高考做出如下预测:①元素及化合物类别的基本概念;②物质的分类;③基本化学用语的正确表达;④分散系的概念,胶体的性质;⑤物质的的变化等在这个内容里,可以细分如下考点1、物质的分类2、分散系及胶体的性质、应用3、化学用语的正确表达4、基本概念的综合应用☆★考点一: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多个分类标准作用于同一对象如将Na2CO3、Na2SO4、K2SO4、K2CO3按交叉分类法分类如下:(2).树状分类法:用每次同一标准对对象进行分类【例1】【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2题】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判断,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有关概念与含义以及判断依据是答题的关键,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考点二:分散系(胶体)(1)定义: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叫做胶体。(2)胶体的性质:①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该性质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②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原因是a胶体粒子所带电荷相同,相互排斥;b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③聚沉: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系里析出的过程。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a加热;b加入电解质;c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④电泳:在电场力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系中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电泳。胶体粒子由于表面积大而吸附一定的电荷而带电。一般情况下,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带正电;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的胶体带负电。如带正电的Fe(OH)3胶体的粒子向阴极作定向移动。⑤渗析:由于胶体的粒子直径比溶液中的溶质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用这种性质可以除去胶体中的电解质,达到提纯胶体的目的。(3)胶体的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之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Fe(OH)3胶体。(4)胶体性质的应用①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②电泳:工业上静电除尘,净化空气。③聚沉: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卤水点豆腐等。【例2】【2015四川理综化学】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A.明矾作净水剂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漂粉精作消毒剂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答案】D【解析】A、明矾净水是因为Al3+水解成Al(OH)3胶体吸附;B、甘油具有强的吸湿性,可以让皮肤上的水分不会太快散发,同时适当从空气中吸收水蒸气,故用作保湿剂;C、漂粉精具有强氧化性,故可作消毒剂;D、铁粉可以消耗食品袋中的氧气,铁粉自身被氧化,起还原作用。选D。【考点定位】氧化还原反应【名师点睛】高考考纲要求: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变化,本质是有电子转移。高考命题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配平反应方程式和化学计算等多个知识点。本题将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与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合起来,这种考查方式在历年高考中再现率较高,成为高考的热点,在复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各种不同的概念首先要准确地理解,知道其内涵及其适用的范围;其次要找一找和其他概念的联系和结合点,形成系统的概念体系;三要熟悉有关概念的典型实例,并要注意一些常见的特例。☆★考点三:基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