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三中学初三语文活动单课题:诗歌赏析中的翩翩联想学习目标:通过欣赏诗歌中的联想,培养欣赏鉴别诗歌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各项活动,引导学生在优美而意蕴非常的文字中穿行,探求艺术的魔棒,善于发现美、表达美。培养学生对祖国灿烂文明的热爱之情。活动设计:一、创意设想,做回“小小摄影师”读天净沙·春【元】白朴(2012南通市中考题)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学生活动一:如果你是一个摄影师,你怎样用镜头来解说白朴对纯的欣赏?你想用那两个四字词语来总结白朴笔下的画面的美丽?学生活动二:小试牛刀过湖俞桂(2012浙江衢州)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二、关注细节,做个“小小观察家”读咸阳值雨温庭筠(2012岳阳)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小组讨论,发布结论:一、二两句中那两个字你觉得韵味悠长,为什么?三、深入思考,是个“小小发言人”读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学生活动有人问李白为何居住碧山,他却笑而不答。请你扮演李白,说一说他的想法。四、对话作者,当回“小记者”读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摘自《新中考》)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同一年,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学生活动:请结合“诗作中最后一句中的“寒”字有怎样的双关意义?”这个问题,和同座进行联想,访问元稹的创作深意。用访谈的形式表现结果。五、课堂反馈:过湖俞桂(2012浙江衢州)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六、多媒体展示《枫桥夜泊》视频,布置作业:完成自助单中的练习。南通市第三中学学生学习自助单科目姓名班级完成时间30分钟回味视频,阅读枫桥夜泊【唐】张继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这年张继落榜,非常失意,晚上他呆在船中,彻夜未眠,听到了不远处古刹中传来的钟响,感极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完成以下题目的思考:1、诗中有画,再现诗歌的1、2两句描绘的画面。2、古人云“湛湛江水兮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请据此赏析“江枫渔火对愁眠”中“对”字。3、对“江枫渔火对愁眠”之句的解读历来有争议,先采纳江枫与渔火相对而眠的说法,讲讲作者的匠心。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当时什么思想感情?下面是张晓风关于《枫桥夜泊》的联想:不朽的失眠写给没考好的考生张晓风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船行似风。江枫如水,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