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沟通交流常见的方式有当面交流、写信交流、电话交流、第三者的搭桥交流等,你平时与父母交流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呢?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给女儿的一封信刘墉(yōng)[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用故事类比说理的方法。2、在阅读中抓住文章关键语句,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能够运用文章介绍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号梦然,祖籍北京,台湾著名的散文家及画家。其作品以教导读者如何面对人生为己任,行文穿插各种小故事及自己的人生体会,虽无特别的哲理智慧但却颇有寓教于乐的功效。代表作品《萤窗小语》、《点一盏心灯》、《超越自我》、《创造自我》、《肯定自我》,处事系列《人生的真相》等等。刘墉自读文章,思考问题:本文是作者刘墉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信中他对女儿表达了什么心愿?根据文章的自然段的空行,在自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并且圈画出来。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1、读书要消化,不能只讲数量和速度。2、以到博物馆的事例作类比,进一步说明读书不能只讲数量和速度。3、快乐读书要学、习、思结合。4、快乐读书还要学以致用。5、希望女儿做个快乐的读书人。以四人一个小组讨论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五部分的主要内容,小组推荐一个同学发言。1、文章批评了几种不正确的读书方法?2、文章运用了哪些故事进行类比说理?起何作用?3、如何理解标题“做个快乐的读书人”?4、怎样才能作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文章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理解。1文章批评了几种不正确的读书方法?①只讲数量和速度,不讲理解(质量)。②只管比赛考试,不去欣赏、享受。③只知道“学”,不知“习”和“思”。④只顾读书,不能学以致用。①运用女儿参观历史博物馆的经历作类比,既有利于说明做事只讲数量和速度的害处,又能使女儿理解和接受所讲的道理。2、文章运用了哪些故事进行类比说理?起何作用?②作者谈自己栽种番茄的体会,目的是使女儿明白读书与运用的关系,读书一定要学以致用。运用女儿以前经历过并有所认识的事来作类比,一是有利于说明问题,二是有利于对方理解和接受。3、对标题“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理解:快乐的读,快乐的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4、怎样才能作一个快乐的读书人?读书要咀嚼、欣赏、享受;读书要学、习、思结合;读书还要学以致用。归纳主旨:文章批评了几种不正确的读书方法和目的,提出了作者对读书的认识,希望女儿做个快乐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