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2)VIP免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2)_第1页
1/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2)_第2页
2/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2)_第3页
3/8
2019届政治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7课第2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湘潭市第一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考情分析一、高考考点: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5.我国的宗教政策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二、考查重点(依次):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我国的宗教政策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三、考查形式:选择题为主,主观题主要考查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考点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点梳理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注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①民族自治地方实行三级管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②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③自治权: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核心内容双重身份2.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2)重要性(1)必然性: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注意:①国家统一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②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③自治机关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又依法行使自治权。深化拓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原则之间的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区分: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项目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不同点目的为了解决民族问题为了祖国和平统一发展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权限拥有一定的自治权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范围少数民族自治区港、澳、台五个经济特区相同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都要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2016年全国卷)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例如。截至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的法官199名,约占全国总数的62%。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①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②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③民族地区个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④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的地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体验高考C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