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一、非标准1.(双选)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递变关系错误的是()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D.从硅到氯,负价从-4到-1解析: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电子层数不变,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从硅到氯负价从-4到-1。答案:AB2.已知X、Y均为1~18号之间的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2Y和X2Y2,又知Y的原子序数小于X的原子序数,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19B.18C.27D.9解析:可以形成X2Y和X2Y2化合物的元素可以是H和O或Na和O,Y的原子序数小于X的原子序数,所以只能是Na和O,则原子序数之和为19。答案:A3.Mg、Ca、Sr、Ba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第ⅡA族元素。已知:①Mg(OH)2难溶于水,而Ca(OH)2微溶于水;②MgSO4溶于水,而CaSO4微溶于水。下列推测中,不正确的是()A.Sr(OH)2溶解于水B.SrSO4易溶于水C.BaSO4不溶于水D.Ba(OH)2比Ca(OH)2更易溶于水解析:①说明随原子序数增加对应氢氧化物水溶性逐渐增强,A、D正确;②说明随原子序数增加对应硫酸盐水溶性逐渐减弱,所以B错误,C正确。答案:B4.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a
Br->I-解析:A项中,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Na>Mg>Al。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正确顺序应为HCl>H2S>PH3。D项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应为I->Br->Cl-。答案:C5.酸根离子R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离子N所含的电子数多10个,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氮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B.酸根离子R中R的化合价与硝酸根离子N中N的化合价相等C.R和N只能被还原,不能被氧化D.R原子和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析:R和N所带负电荷相同,氧原子数相同,所以,R比N多10个电子,也就是R原子比7N原子多10个电子,即R原子的电子数为17,其核内质子数为17,R是17Cl原子。氮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显然,只有B项正确。答案:B6.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非金属活动性:YY>Z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X+Z解析: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推断X、Y、Z三种元素是同周期第ⅦA族、ⅥA族、ⅤA族元素,其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降低,非金属活动性依次降低、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的关系是2Y=X+Z。答案:A7.(2014江苏连云港灌云中学高一3月月考)A元素的阳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B元素原子序数大小是()A.BCl>PB.热稳定性:HCl>AsH3>HBrC.还原性:As3->S2->Cl-D.酸性:H3AsO4>H2SO4>H3PO4解析:同周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