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新封丘门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外,……至门约十里余,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上述材料直接体现的历史信息有①商业活动打破空间限制②商业市场内有较为完备的服务设施③北宋都城的商业繁荣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按明代规制,地方四品以上官员禁止经商。然而明代中叶以后,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嘉靖时期,首辅徐阶就在老家华庭蓄养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这反映了明代A.政府吏治日益腐败B.人身依附关系减弱C.轻商观念发生改变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该论断表达的主旨是A.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B.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C.世界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D.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联系加强4.18世纪以前,英语中“mill”一词特指水磨坊、工厂和机器。后来“factory”(指工厂、制造厂)被广泛接受,在18世纪最后几年,mill和factory几乎被人们无区别地使用。这一变化主要源于A.英语语法的变更B.机器的大量使用C.能源领域的革命D.生产规模的扩大5.工业革命后,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说明铁路发展A.促进了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B.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C.彻底结束了英国的贵族制度D.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6.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两次工业化浪潮都A.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B.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C.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D.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7.下表是对81家早期民族资本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统计结果,该结果反映出人员分类拥有企业数目占总企业数的百分比(%)买办及买办商人2935.80官僚地主2930.86一般商人1518.52华侨商人67.41手工作坊主67.41A.早期民族资本家多由官僚及买办转变而来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C.中国早期民族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额较少D.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举步维艰8.民国商人苏汰馀1922年在武汉创办裕华纱厂,1938年把纱厂迁到重庆,当年利润率达到62%,1940年时竟高达381%,从1938年到1940年平均每年利润率为155.6%。其获得如此高的利润率是因为①战争导致军需供应需求增加②当地人口增加提供廉价劳动力③产品对外出口数量急剧增长④日美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这说明剪辫A.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B.是观念与立场变革的象征C.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D.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10.《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