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1894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黑龙江黑河月考)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A.协定关税B.勒索大量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D.割占香港岛答案A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英国迫切需要广阔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协定关税指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它有利于英国压迫中国降低税率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故选A项。勒索大量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反而因导致国内市场相对狭小而不利于扩大对华商品输出,排除B项;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若关税不降低,列强依然难以扩大商品输出,排除C项;割占香港岛强占香港,与列强扩大对华商品输出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2.(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1841年1月6日贵州1000广东1842年3月24日甘肃1000浙江1842年6月1日山西1000江苏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驰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中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军队执行情况来看,时间间隔大,调出、调往省份路途遥远,可知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缺乏统筹,A项正确。B项“全民”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3.(2019·云南铜仁一中月考)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B.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C.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D.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答案B解析材料“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租界的会审制度,该制度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领事裁判权有关,是一种畸形的审判制度,标志了中国司法主权的进一步沦丧,因此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中国司法受到了严重践踏,并不是走向近代化,故A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传播自由平等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现象并不属于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故D项错误。4.(2020·湖南衡阳一中月考)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考证了在鸦片战争中负有重大责任的清朝顶级人物的战后反应:琦善等6人几乎没有反应;耆英、黄恩彤主张柔夷顺夷;刘韵珂主张“阳示德意,阴加钳制”;林则徐主张对抗;道光帝在后三者间游移。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推卸战败责任B.谋求制敌之道C.缺乏理性反思D.改进外交策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失败的根源在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不明白近代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缺乏理性反思,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5.(2019·贵州思南中学高二期末)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答案B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源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侵略中国是必然的,费正清的观点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抹杀了战争的实质,故A项错误,B项正确。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虽然体现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