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农村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一、农村社会分层•(一)社会分层理论•“分层”原本是地质学家研究地质结构所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借鉴了这一概念来分析社会的纵向结构。•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1、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马克思: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划分阶级的根源不在分配过程,而在生产过程。•阶级产生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高度发展和私有制的消亡而消亡。•列宁: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地位不同的表现:•①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②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③领取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不同。问题:问题: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有什么局限性?有什么局限性?•2、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政治社会中的权力分化:阶级、身份和政党》中提出社会分层的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地位(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经济标准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或者说是个人用其经济收入来交换商品和劳务的能力,就是把收入的高低、财富的多少作为划分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依据。•社会标准是指个人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的声誉和尊敬。影响人们声誉的主要因素有出身门第、仪表风度、知识教养、生活方式等。•政治标准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己意志、支配他人行动的能力。权力不仅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而且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制度中的地位。•问题与讨论:•阶级与阶层有什么不同?•阶级和阶层的研究取向有什么不同?•阶层和阶级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阶层是一个社会范畴。划分阶层的标准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除了人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外,还包括社会地位的高低、政治权利的大小以及其他因素。•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是按照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生产资料来划分的,依据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阶级与阶层是相互联系的,阶级是一种特殊的分层,常常被纳入分层的范围内。•阶级和阶层具有不同的研究取向•阶级理论是以结构性因素(社会生产方式)来解释社会的不平等;阶层理论是以个人特征来解释社会的不平等。•阶级理论分析社会不平等产生的根本原因,解释社会为什么不平等;阶层理论分析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或社会成员中的分布状况,解释社会如何不平等。•(二)当代农村社会分层的状况•1、农村阶层划分的代表性观点•(1)以职业为标准•陆学艺、张厚义将农民分为八个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农民雇工阶层、个体工商户和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知识型劳动者阶层、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阶层和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1990)•刘成斌、卢福营将农民分为九个阶层:农业劳动者、第二产业劳动者、第三产业劳动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兼业劳动者、无业人员阶层(2005)•李全生将农民分为七个阶层:管理干部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类白领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农民工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贫弱阶层(2012)•(2)以经济收入和社会资源为标准•唐忠新根据个体经济收入和社会资本的分布状况,将农村社会成员分为三个阶层:•(1)新富阶层,由人均收入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3倍以上的家庭所组成。这个阶层的成员占农村总人口的10%左右,绝对数量达到8000多万。•(2)中等收入阶层,由人均纯收入介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1/2左右以上、3倍以下的农村家庭构成。这个阶层的成员大约占农村总人口的70%以上。•(3)贫困者阶层,由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1/2以下的家庭和孤、老、寡户组成。这个阶层的成员约占农村总人口数的15%。•(3)以社会资源为标准•毛丹、任强将农村社会分为四大阶层:上层(精英阶层)、中上层(代理人阶层))、中层(普通村民)、下层(弱势群体)(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