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大厦的基石,它直接关系着我们民族的未来。我们的教育应如何发展以适应当前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科学育人、全面育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探究的课题。我们的基础教育是教育这棵常青树的根系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有些还是根深蒂固的问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是无法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的。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认清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着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体系,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得到科学充分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体系是建立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框架之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教育理念,致力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义务阶段教育,大而言之,高中和中职教育也包含在基础教育的范畴里,通过多年的观察,我个人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教育功能的单一性和认识的模糊性。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旧是偏重于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的简单文化课教育,这种教育似乎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根深蒂固的一种惯性思维教育,一直以来忽视了学生做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社会人的长远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首先,做为一个独立人,学生应该获得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那点知识,还应学会满足其个体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社交、自控、自我完善、礼仪、健体、防卫、审美鉴赏等多种知识和技能,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建构,对其一生的平衡发展、终极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甚至远比学生背会几个公式定理要有用得多。再者,做为一个社会人,学生应建立起强烈的国家意识、道德感、组织认同感、责任感等等。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背景下,从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来说,对于学生这些方面的培养,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而我们当前的基础教育在这些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或者说做了也只是停留在相当肤浅的层面上。这是教育功能单一性的典型表现。在教育功能的认识上也存在模糊性。这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上,不少人在谈论素质教育时,片面地将凡是考试都归结为“应试教育”,完全将素质教育与所谓的“应试教育”割裂开来,殊不知“应试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只不过应试教育是将考试作为一种近似终极目的的东西来操作,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教育也包括考试,它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范畴,内容涉及品行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体育、生活技能教育、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美育等等,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种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全面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成为我们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必经之路,抛弃过去那种为考试而考试的做法,努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素质型人才。二、教育目的的功利性和舆论宣传的矛盾性。我不记得谁说过:“教育是一个施教者与受教者双向互动的和谐共振体,它的最终表现形式是形成一种合力,这种合力不是一种力的简单相加,而应是一种共振后的聚变和裂变,最后形成一种教育爆发力。”此话很有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施教者—教师,还是受教者—学生,都是受益者,我们平时说“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它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这是教育行为最终应达到的目的。而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单赢行为;有的甚至是一种双输行为。说单赢是指教师们通过对学生实施一定的未必科学的教育方式,取得了某种成绩,最终获得了证书、荣誉、职称或其它的某种肯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或是主观或是无奈地成为名利的追逐者,过程中使用的手段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结果。在这种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受压于大量的各种巧立名目的作业和训练之下,忘却了思考与实践;受制于各种繁琐的规章制度和考核之中,学会了呆板与教条;受教于“头悬梁,锥刺骨”、“如囊映雪”、“凿壁偷光”等的激励中,远离了自我的反省和幸福感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