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比例的基本性质》姓名教学内容:第38页的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七的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一、温故预习1、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写出组成的比例。1∶5和0.8∶4和7∶4和5∶3∶和12∶92、预习课本p.43-p.44(1)预习例4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3)预习后完成下列填空:()叫做比例的项;()叫做比例的外项;()叫做比例的内项。3、介绍第1题比例的“项”和“內项”、“外项”4、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三、课堂助学1.出示例4(1)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2)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2、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⑴验证复习题:1∶5和0.8∶4和7∶4和5∶3∶和12∶9(2)小结:在比例中,()等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如果是分数形式=,就把等号两端的()分别(),结果()。3、同步练习:1巩固练习2§4-4《解比例》教学内容:书第40页的例5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七的第5-8题。教学目标:⑴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进一步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3⑵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⑶使学生在解比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过程。教学难点:确定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一、复习巩固1、说一说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判断下面几组两个比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6:4和15:10和3:8和15:403、用4、16、2这三个数和另一个自然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第四个自然数是()组成的比例是()二、课堂助学1、教学例5()叫解比例。4三、巩固练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