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示意图比较接近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特点的是()2.“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下列哪个高原的写照()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最大的高原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北风D.偏东风7.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8.长江三峡位于()A.川鄂两省交界B.川滇两省交界C.渝鄂交界D.川渝交界9.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的原因主要是()A.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南侧B.支流东北分布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而南逐渐推移D.南北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10.有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到5%B.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C.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D.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西东西东C西东海B西东海D海A称11.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A.发电B.灌溉C.防洪D.抗旱12.关于青藏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西北部B.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D.约占全国面积的1/413.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A.漠河地区B.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D.天山山脉1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从东北地区向东南地区递减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从中部地区向东、西部地区递减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15.长江最长的支流是()A.乌江B.嘉陵江C.汉江D.湘江16.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C.江南丘陵D.云贵高原17.下列山脉中,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是()A.武夷山B.阴山C.阿尔泰山D.祁连山18.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A.凌汛B.地上河决口C.水土流失D.台风19.长江、黄河分别注入()A.黄海、东海B.南海、渤海C.东海、黄海D.东海、渤海20.下列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A.哈尔滨B.北京C.武汉D.广州21.下列地区中,湖泊数最多的是()A.青藏高原B.东非高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D.云贵高原2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黄、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23.长江、黄河干流都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A、青、藏B、青、甘C、青、川D、川、甘24.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C.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25.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平原是()A东北平原B宁夏平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二、能力提升26.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____平原,④________平原。(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黄河下游泛滥成灾在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1)按图例画出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和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2)图中我国境内,黑线(阴影区和非阴影区分界线)是__________分界线,阴影区域年降水量多在__________毫米以下。(3)季风区内(不含青藏高原)有__________种温度带,有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