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任务驱动教学研究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是通过确定一定的任务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目前该教学方法已经在多个学科教学过程中得以有效运用,实践证明,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关键词:中职数学;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研究;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让学生带着特定任务自主探索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以及教学资源信息处理能力,知识和技能点把握、消化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学习能力,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目前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形式及存在问题。一、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中职学校除了要设置专业课程,实施面向职业的专门化教育外,还要不同程度的设置一些普通文化课。普通文化课目前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职业教育专家普遍不愿意放弃这些课程;另一方面,学生对这类课程普遍不感兴趣。因为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普通文化课程学习的失败者,其教学质量令人担忧。数学就是其中的一门普通文化课。中职学校设置数学课,它既是为了满足人格完善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与普通教育沟通的需要,培养学习能力的需要,以及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多年来,很多人都知道数学很重要,但不知道重要在哪里?只知道各类考试都要考数学,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往往注重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及习题的演算(如解题技巧等),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系统的完整性,而忽视数学的专业应用,这是中职数学教学现状的浓缩。这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脱离,学生往往能熟练地解题,却不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的专业问题,把数学课看成纯粹的基础课,“孤立”地学习,学生体会不到为什么要学数学,也体会不到数学和本专业之间的联系,加上数学内容抽象,理论强,学生感到有些困惑。基于上述问题,着力推行中职数学任务驱动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二、中职数学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具体措施1、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区别“任务驱动教学法”拟将中职学校突出实践技能的各种教学看成任务,按“任务驱动法”来讨论,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三步曲,即: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一般按四步进行,即提出任务→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边学边做,完成任务→总结规律、技巧(或扩展、细化),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概括起来,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方式引路,学生边学边做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并通过完成任务来掌握相应课程知识点的应用技能。“任务驱动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1.基本做法是:先具体后抽象,先个别后一般,先实际后理论;2.注重教学设计,推行情境教学,任务驱动;3.强调学员“边学边做”,实施自主学习;4.提倡个性,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2、任务驱动法遵循的原则(1)教材先行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它注重教学情景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先实践后理论,边学边做,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因其内容与新的教学法所需有很大的差距,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要想改革取得成功,必须要先开发基于“任务驱动”的教材。教材的开发过程,即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景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