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学案课前与复习准备:预习阅读教材p65-671.什么叫虚像?什么叫实像?。2.什么叫物距?什么叫像距?。学习活动1.欣赏图片,感受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对称美。2.认识平面镜:表面、的镜子。生活中的平面镜有。3.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你想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样的特点?。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方案:(1)怎样判断虚像和实像?。(2)怎样确定像的位置?。(3)怎样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平面镜成像与玻璃板成像你选哪一个来研究?为什么?。小组交流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实验次数物距(cm)像距(cm)123分析论证、总结结论:(1)像与物大小,即。(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即。(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5)像与物左右。讨论交流4.挑战自我:(视具体时间完成部分内容)(1)在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中,井口到井底的距离为10m,井内水深7m,则水中的月亮是像(填“虚”“实”),在水面下方米处。(2)你站在平面镜前,当你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距离变大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不变(3)下列选项中关于物体的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正确的是()。(选项见ppt)(4)某同学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的像高是_____,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0.5m,则他的像到他的距离为_________,他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同时体会光路作图法和对称作图法6.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照镜子;增大空间感(2)改变光路7.课堂小结学习资料镜子趣话最初没有镜子的时候,人们只好到湖边看看自己的模样,或用盆盛水来照脸。后来人们把青铜制成板状,把板的面打光,发明了青铜镜。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子是400多年前在威尼斯出现的。这种镜子比青铜镜具有更好的清晰度。当时,一面镜子价值几十万块钱。欧洲许多的王公贵族都不惜出大价钱到威尼斯买镜子。据说法国女王结婚时,威尼斯赠送给她的就是一面镜子。威尼斯政府看到做镜子这么赚钱,就下令把全国的制镜工厂都搬到木兰诺岛上,并派重兵把守,严禁把制造镜子的秘密泄露出去。直到300多年前,法国大使派人买通了岛上的三个工匠,让他们坐船逃离木兰诺岛来到了法国,制镜的秘密才公布于世。制镜的秘密公开后,就有更多的人研究制镜技术了,人们不断地加以改进,发明出用化学方法在玻璃上镀一层极薄的银,这种镜子不但制作省力、质量高,而且省钱。现在,镜子已经是一种很便宜的日用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