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全面开发我县的人才资源,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形成有一定规模的、能适XX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资源体系,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十五”期间,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县委、县政府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使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才实力持续增强。全县各类人才总量从“九五”末的11983人增加到了**年的15162人,年均增长3.5%,其中党政人才642人,占全县人才总数的4.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30人,占全县人才总数的1.52%;专业技术人才2081人,占全县人才总数的13.72%;技能技工人才757人,占全县人才总数的5%;农村实用人才10522人,占全县人才总数的69.39%;其它人才930人,占全县人才总数的6.17%。--人才分布不断改善。从分布状况来看,县直单位3106人,占全县人才总数的20.49%;乡镇及农村12055人,占全县人才总数79.51%;到**年底,全县涌现出“星火带头人”1250人;妇女人才队伍迅速发展,**年底全县妇女人才为1086人,占总数的7.1%。--人才素质明显提高。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比重从8.12%上升到19.7%;人才队伍的平均年龄由36.59岁降低到34.77岁;专业技术人才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从2.09%、28.23%、69.68%变化为2.13%、29.33%、68.54%;高级专家队伍不断壮大,大量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第1页共13页--党管人才的工作体制基本建立。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并启动了人才XX县区战略,制定了各项鼓励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人才开发“百千万党员干部培训工程”、“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使人才的素质提高及其作用发挥更加受到关注,全县的人才开发工作进入了领导重视、体制健全、政策措施逐步配套、人才环境日益优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公平竞争的人才开发机制初步形成。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大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的力度,完善党政人才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严格实行国家公务员“凡进必考”,积极推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人员双向选择制度,使“凡进必考“竞争上岗成为了机关选人用人的基本制度。2001年以来,全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率已达到80.3%。在全县建立起了补充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一律实行公开考聘制度。同时,人事考试、职称评聘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强化了竞争激励作用,有力地推进了人才积聚和人才资本转变。--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有了良好发展。“十五”期间,全县基础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小学入学率和小学升初中率分别达到100%,初中升高中达92%,**年高考上线率达532人,比1999年增长了3.31倍;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干部培训进一步加强,平均每年党政人才受训率达到98%,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思想受训达60%,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制度得到了落实。--人才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上的束缚被打破,人才的就业方式、流动方式、创业形式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录、考核、职务晋升、奖惩任免、辞职辞退的管理规范。事业单位基本上建立了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第2页共13页人事管理制度,人才与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和双向选择关系得到了确立。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以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人事代理和网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