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与教学内容16找骆驼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过程方法朗读课文,小组交流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教学札记教学过程设计预设教学路径预计学生活动备择方案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学生思考自由回答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预设教学路径预计学生活动备择方案1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2)填一填,说一说: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默读课文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读一读,议一议:读一读学生思考方法提示如何概括一件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2么启发?6.教师小结。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2.小组合作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3.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汇报。4.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读课文,创新表演.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试着举例说一说习实践方面来谈。)(启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补充。)3去亲身体验一下吧!板书设计:16找骆驼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树叶上齿印---缺牙齿﹙仔细观察分析判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