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共关系学A卷Gfduyf1、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协调内部关系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协调外部关系可以建立和谐的外部环境。2.组织内部设置公关机构的基本模式有直接隶属型、部门并列型和部门所属型三种。3.影响公众的态度包括影响公众的认知倾向、情感倾向和意图倾向三个方面。4.政府关系对象是组织公共关系对象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5.危机事件是指意想不到的与社会组织有关的、危机到组织的核心价值或社会等的重大事件。6.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于1955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于1987年。7.通常所说的CIS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三个部分。8.根据公众构成的稳定性程度,可将公众分为稳定型、周期型、临时型。9.服务型公关的特点是以实际行动作为最有力的语言,特别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美誉度。10.演讲与报告均是一种有准备的、较规范的语言传播方式。11.一个社会的开放度越高,公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性就越强,公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性越强,政府机构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就越重要。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1.公共关系活动的功能不仅在于协调和改善关系,而且还在于影响和完善舆论。(√)2.公共关系主体、公共关系机构及公共关系人员在公共关系运作过程中均处于从属地位。(X)3.员工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X)4.商标设计不仅必须突出商品的特征和优点,构思巧妙新颖,还必须考虑当地消费者的文化风俗。(√)5.组织形象中所包含的美誉度要素主要靠人际传播取得。(X)6.企业内刊的对象是社会公众。(X)7.四步工作法是由美国的公共关系专家艾维•李提出的。(√)8.公共关系调查、策划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而公共关系实施是具体地解决问题达到目标的过程。(√)9.“公众舆论”和“公众关系”基本是等价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说法。(X)10.公众作为公共关系的对象、客体,是被动的、顺从的。(X)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双向传播与沟通"是公共关系的(C)A、特点B、一般属性C、本质属性D、总体特性2.公共关系是组织(C)的产物。A、行政行为B、政治行为C、传播沟通行为D、经济行为3.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和接受法律约束,是公共关系能够正确地发挥作用的(D)。A、基础B、结果C、原因D、前提4.公共关系传播推广的职责首先在于(B)。A、强化舆论B、告知公众C、扩大影响D、控制形象5.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主要表现在(D)。A、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B、协调组织的关系网络C、树立个人的形象D、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和协调组织的关系网络6.现代经营思想的重要标志是(A)。A、公众意识B、发展意识C、开放意识D、信息意识7.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之线索,可以追溯到久远时期零散的公共关系观念与不成系统的(C)。A、公共关系状态B、公共关系活动C、人群关系D、人际关系8.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这是公共关系产生的(D)。A、文化条件B、历史条件C、经济条件D、政治条件9.为语言、文字信息传播提供了高技术的现代化的载体的是(C)。A、印刷媒介B、报纸和杂志C、电子媒介D、手册和纪念刊10.公共关系工作中最常用、最普遍、最具公关效果的口语表达方式是(A)。A、演讲B、会议C、会谈D、谈判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如何提炼一项公共关系活动的主题?答:依据环境调研分析结论,组织应确立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并根据公众的审美标准、情趣、文化风俗,紧扣活动的目的和内容提炼主题。公共关系活动是围绕一个公共关系主题,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有效传播工作。依据环境调研分析结论,组织应确立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并根据公众的审美标准、情趣、文化风俗,紧扣活动的目的和内容提炼主题。作为以树立组织自身形象为最终追求的公共关系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展示组织存在的价值,传递组织的各种信息这种价值的显现和信息的传递所依赖的唯一手段就是传播,离开了传播,一切的形象均无法确立,所有的信息将不存在。2、什么是顾客公众?企业组织应如何协调顾客关系?答:顾客公众指购买、使用本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