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水车》教学设计满红红2014年12月26日设计思路:《森林水车》这是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名曲,与《钟表店》《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音乐形象生动,描绘了森林的景色和森林中水车的转动声以及人们欢乐的心情,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让学生能够安静、认真的带着问题去欣赏乐曲。通过整体听,和逐个乐段解析聆听,让学生感受音乐要素中速度,力度,节奏的变化对音乐情绪、风格等各方面产生的改变,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与兴趣。让学生能够听出主题音乐并初步了解回旋曲式。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美丽的森林景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2、能够安静的按要求聆听音乐,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3、通过聆听、对比、运用肢体动作等方法体验音乐,引导学生听辨各段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的变化,感受音乐表现的不同场面,不同情绪。4、能够听辨出重复部分的音乐(即主题音乐),让学生初步了解回旋曲式。教学重难点:1、能够安静的按要求聆听音乐。2、能听辨出重复部分的音乐,能简单描述音乐情绪。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视频,(森林的画面,和不转动的水车)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样的画面大家想用什么样的节奏来表现呢?如果写一段旋律的话应该是用怎样的情绪表现?(舒展的节奏,抒情优美的情绪)出示视频:(转动的水车,水花四溅)问:这幅画面你又想用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情绪来表现呢?(紧密的节奏,活泼欢快的情绪)问:大家知道水车是干什么用的吗?(水车是古代用来灌溉农田的。水车种类很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人力或畜力,风力推动水车,将河中的水抽上来浇灌田地,在我们中国的农村中大多都是这一类,但随着时代的前进,水车已被抽水机所代替,现在农村中已经很少见到水车了。第二类是利用江河水位的落差推动水车,从而推动水车旁磨坊里的石磨转动以加工粮食。)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与水车有关的乐曲。【设计意图:通过不转动和转动的水车画面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应用什么音乐情绪来表现事物,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水车现代人已经很难看到了,通过让学生认识水车,听水车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欣赏《森林水车》做好铺垫。】二、教学过程:1、初听乐曲:问:(1)音乐带你进入到什么地方?让你想象到了什么?(2)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完整听一遍音乐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带着问题听乐曲,让学生能够安静认真的听音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2、听序奏部分:问:想象一下这段音乐带你进入到了什么地方?音乐中都出现了哪些事物?它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舒展的?(序奏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森林景色,主旋律舒展、秀丽,伴奏声部中时闻小溪潺潺流水声和小鸟的鸣叫声。)3、初听主部音乐:(视频出示主题旋律、插部一旋律、插部二旋律)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怎样的?和序奏部分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序奏部分音乐舒展秀丽,主部音乐节奏紧密,情绪轻快活泼,热情欢快。)再听主部音乐:问:这段音乐中哪段旋侓反复出现过?听到时请举手。总共出现了几次?(反复出现的这段音乐称为主题音乐,总共出现了三次。)4、初听主题音乐(A)问:想像一下主题音乐描写了一幅什么场景?音乐给人一种什么感觉?(主题音乐轻快活泼,使人联想到水车轮子飞溅着水花,快乐旋转的情景)再听主题音乐:问:主题音乐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主题音乐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节奏是紧密的,是由小提琴主奏的)5、听插部B问:这段音乐与主题音乐有什么相同、不同之处?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让你联想到什么?(音乐旋律都很活泼但这段音乐比主题音乐轻柔了许多,是由长笛主奏的,想象到有一群穿着白纱的少女在舞蹈。)6、听插部C问:这段音乐比前段音乐又有了什么变化?使你又联想到什么?主奏乐器是什么?(这段音乐更加热情欢快,使人感受到森林居民们热情爽朗的性格和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主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