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其家庭教育八年级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如今人们特别关注八年级的学生,与八年级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种种表现密切相关。如:叛逆﹑易受外界影响﹑易激动暴躁﹑情绪波动﹑凭感情用事的特征,但同时可塑性大﹑追求独立等特点。另外,八年级是初中生活开始分化的时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环境熟悉了,人也熟悉了,一些学生不像七年级那样守规矩了。如果学校及家庭抓紧八年级学生的教育工作,就会使更多的学生迎头赶上。绝大多数学生是要求上进的,但由于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看问题比较片面。希望别人信任尊重他们。家长应当针对这种思想,采取恰当的教育,引导学生进步。一、八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八年级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八年级现象”。究其原因可从生理、心理和升学压力三方面来关注这一“现象”。(一)生理原因。八年级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同学们产生青春期烦恼。(二)升学压力。八年级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翻开初二课本,老师们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与七年级知识相比,八年级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习。这也是八年级生学习方面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虽然中考不是迫在眉睫,但是很多八年级学生从他们的学长那里已经领教了中考的严酷,升学的压力。加上很多家长﹑老师对学业的过分重视,往往造成许多学生忽视参加社会活动,甚至因为学习而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当他们的生活里只有学习一个内容时,自然会感到生活的单调﹑枯燥,就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常常和一些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块,或是沉溺于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三)心理原因。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年幼天真,一般都能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行为乖巧,守规矩。升入初中后,第一学年对新的校园和学习生活都有陌生感,胆子小,自觉遵守纪律。而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同学们的心理就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们认为自己心理上也已经成熟,他们自认为自己什么都懂,甚至比老师家长都理性,于是渴望独立的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行为的约束和管教,对家长特别逆反。八年级学生的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于是有的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二、对家庭的教育的几点建议:针对以上原因,对于八年级学生,家庭和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认识,投入更多的关注。仅仅意识到特殊性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危险期”。(一)缓解与小孩之间的紧张关系当今不少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孩子在青春期的身心特点,但在方法上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尤其是目前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平时只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在家里习惯宠爱他们,而一旦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并向家长的权威挑战时,家长们的反应只能是不知所措。如何教育引导这一时期的孩子?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1、尊重孩子,采取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当成人来对待,将言论权还给孩子,把部分选择权、决策权交给孩子。家庭中的一些重要事情让孩子参与讨论与决定。对孩子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在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多鼓励、少批评。2、防止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过渡纵容,二是一味压制。两者都不会有好的教育结果。因此,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必须掌握一定的度,防止孩子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3、家长本身的自律意识要强。要求孩子的前提是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否则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极度反感,甚至强烈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