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种子变成了幼苗编写者:申益寿执教时间:2014年3月15日课题4、种子变成了幼苗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学难点】: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活动导入: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3.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活动指导:1.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3.师: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环节调整、修改.师: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4.师: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二、我们的思考1.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3.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1.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3.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师: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4.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5.师:板书: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6.师:(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板书设计4.种子变成了幼苗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作业设计课余观察植物幼苗教后反思学生对凤仙花苗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较乱,语言描述也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根据课本提供的图片进行讲解。叶的作用较抽象,掌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