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运用专题复习典型问题纵观这几年的各省市的试题中频频出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的影子,常常通过探究金属与酸、与盐的发生的置换反应的规律等题型形式出现,而且学生的失分率有时还很高。对于一些中等生而言就等于挡在高分线在外。对于这种现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拥有清晰的思路是解题的保障,训练良好的思维是解题的捷径。下面就谈谈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重点和学生常出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一、中考复习目标: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二、典型题剖析1.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例1.下列能通过金属和稀酸反应制得的物质是()A.MgCl2BFeCl2CCuCl2DFeCl3ENaCl问题1:有很多同学会选C是因为他们忘记了金属能与稀酸反应,金属必须在氢之前问题2:也有选E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金属能与稀酸反应,金属不能是K\Na\Ca,是因为它们直接与冷水中的氢元素发生置换反应(2Na+H2O=NaOH+H2↑)问题3:选D是因为学生记不得Fe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2价的亚铁离子变式训练1:下列盐不能通过金属与稀酸反应一步制得的是()A.MgCl2BCuCl2CFeSO4DZnCl2变式训练2: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2.判断金属能否与盐发生置换反应例2.将Zn片分别投入到下列盐溶液中,发生反应后是溶液的质量减轻的是()A.MgCl2BCuCl2CAgClDFeCl2问题1:有很多同学会选C是因为他们忘记了金属与盐反生置换反应,盐必须是可溶性的问题2:也有选A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金属与盐反生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应该在盐中的金属的活动性要强问题3:选D是因为学生是不会通过比较反应前后的溶质的组成发生什么变化,进而分析出质量的变化变式训练1:将铁片插入到下列溶液中能使如图所示的木块浮起来的是()A.CuSO4B.H2SO4C.Al(NO3)3D.MgCl2变式训练2:某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但不能和硫酸锌溶液反应,下列关于R的推断一定正确的是()□A、R不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氧气B、R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锌弱C、R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和锌都强D、R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比锌强3.判断金属能否与金属混合盐发生置换反应例3.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的金属析出,过滤后在溶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的金属是()A.CuB.AgC.Cu、AgD.Fe、Ag问题1:选D是忽略了因为金属中没有铜只能在溶液中,铁粉还会置换出铜有铁就有铜问题2:选C和A是没有充分利用条件在滤液中加盐酸是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硝酸银剩余,有沉淀说明硝酸银过量,能与其反应的同不可能存在所以有没有铜取决于Cu+2AgNO3=2Ag+Cu(NO3)2中铜与硝酸银的量的问题。如果是在滤渣中加入盐酸就是检验固体中是否有氢之前的金属存在。如果在滤液中加入铁片就是检验液体中是否有铁之后的铜和银的盐的存在变式训练1: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Ag+、Cu2+、Zn2+D.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Ag+、Cu2+、Zn2+变式训练2: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变式训练3: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