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一章检测技术基础1.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概念1.1.1传感器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665-1987),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①传感器是能完成检测任务的测量装置;②它的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③它的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这种量要便于传输、转换、处理和显示等,这种量可以是气、光、电物理量,但主要是电物理量;④输出输入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的精确程度。所以从字面上的解释是传感器的功用是一感二传,即感受被测信息并传送出去。狭义地定义为:能把外界非电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还有一些其他的名称,如换能器、转换器、检测器等。1.1.2传感器的组成1、敏感元件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灵敏地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非电量,如位移、应变)器件或元件。2.转换元件转换元件也称传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非电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量(电信号)的器件或元件。它通常不直接感受被测量。3.转换电路作用是,将转换元件的输出量进行处理,如信号放大、运算调制等,使输出量成为便于显示、记录、控制和处理的有用电信号或电量,如电压、电流或频率等。4.辅助电路辅助电路就是指辅助电源,即交、直流供电系统。1.1.3传感器的分类1.按输入量(被测量)分类2.按工作原理(机理)分类3、按能量的关系分类4.按输出信号的形式分类1.2传感器的特性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输入量X和输输出Y的关系通常可用多项式表示静态特性可以用一组性能指标来描述,如线性度、灵敏度、精确度(精度)、重复性、迟滞、漂移、阈值和分辨率、稳定性、量程等。1、线性度也称为非线性误差,是指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与满量程输出值之比。反映了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的不吻合度或偏离程度。%100maxFSLYL2.迟滞。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迟滞。即,对于同一大小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正反行程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这个差值称为迟滞差值。传感器在全量程范围内最大的迟滞差值或最大的迟滞差值的一半与满量程输出值之比称为迟滞误差,又称为回差或变差(最大滞环率)。%100FSmanHYH%1002FSmanHYH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传感器敏感元件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机械零部件的缺陷所造成的(反映了机械部件和结构材料等存在的问题),例如弹性敏感元件弹性滞后、运动部件摩擦、传动机构的间隙、紧固件松动等。3.重复性。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被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或重复测量)时,所得特性曲线(输出值或校准曲线)不一致的程度。它是反映传感器精密度的一个指标。重复性所反映的是测量结果偶然误差的大小,而不表示与真值之间的差别。%100%1003~2maxFSRFSRYRY或4.灵敏度与灵敏度误差。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定义是传感器在稳定时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相应输入量增量Δx之比。用S或K表示灵敏度。xyS输入量增量输出量增量相对误差%100kks5.分辨率与阈值。当一个传感器的输入从零开始极缓慢地增加时,只有在达到了某一最小值后才测得出输出变化,这个最小值就称为传感器阈值。说明了传感器的最小可测出的输入量。%100minFSYx分辨力是指当一个传感器的输入从非零的任意值缓慢地增加时,只有在超过某一输入增量后输出才显示有变化,这个输入增量称为传感器的分辨力,有时用此值相对满量程输入值百分数表示,则称为分辨率。说明了传感器的最小可测出的输入变量。6.稳定性。稳定性有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之分。对于传感器常用长期稳定性描述其稳定性。所谓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在室温条件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间隔,传感器的输出与起始标定时的输出之间的差异。因此,通常又用其不稳定度来表征传感器输出的稳定程度。7.漂移。传感器的漂移是指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着时间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