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作业专项方案一.编制目的营口珍珠湾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域工程涉及海上作业、近岸陆上作业、水下安装作业、船舶作业等多项临水高危险作业分项,为保证本工程在工期范围内能够安全顺利交付使用,特制定本方案。二.安全目标工程质量达到创优标准,允许偏差小于规范要求。轻伤事故为0,重伤事故为0,死亡事故为0。施工污水不随意排放,不污染海水,车辆扬尘降低到最低,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统一由环卫处理,创造人文环境。三、工程概况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鲅鱼圈北部,原望海松春水产基地,西南侧与鞍钢厂区隔沙河相望,西北侧面临渤海海域。工程规模及单位工程组成本工程是一个大型综合项目,其主要单位工程包括海防堤(内外护岸)、码头(及其临时围堰)、填海造陆、市政道路、桥梁、房建、管网、绿化等。四、现场自然条件气象本工程的水文、气象资料参考鲅鱼圈港区的相关资料。根据位于韭菜砣子的鲅鱼圈海洋站1994~2003年的资料统计:1、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02年8月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2001年1月13日)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年最小降水量一日最大降水量3、雾:该区年平均雾日为天,轻雾平均为天,能见度≤1km的大雾为天。4、风:根据鲅鱼圈海洋站2001~2003年资料统计:常风向为S向,频率为%,次常风向为NE向,频率为%,强风向为NE向,该向≥6级风出现频率为%,≥7级风出现频率为%。全年≥6级风出现频率为%,全年≥7级风出现频率为%。见风玫瑰图。风玫瑰图:(2001年~2003年)5、水文(1)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m设计低水位:()m极端高水位:()m注:以上高程为鲅鱼圈绝对高程,括号内为85黄海绝对高程。(2)设计波浪根据1990~1994年观测资料统计:常波向为SW向,频率为%,次常波向为NNE向,频率为%,强浪向为NNE向,该向H1/10>出现频率为%,H1/10>出现频率为%,全年H1/10>出现频率为%,H1/10>出现频率为%。(3)海冰冰期:本海区从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海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海冰出现,年平均实际结冰日数为99天,其中1月~2月份为盛冰期。盛冰期间沿岸固定范围在1300m左右,固定冰厚度平均约为56cm,最大100cm,最大堆集高度,最大宽度1870m。根据1980~1990年资料统计:浮冰的冰厚一般在5~30cm之间,大于30cm的出现日数很少,浮冰量≥8级平均每年出现27天,最多出现天,密集度≥8级平均每年出现天,最多出现95天。当浮冰量≥8级,密集度≥8级,且有灰白冰和白冰出现时,在无破冰船的情况下,船舶通航受阻。上述情况年平均出现19天。工程地质该区域地质情况较为简单,从上至下基本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粉质粘土以及粘土等。五、分区责任落实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并落实到各区域:营口珍珠湾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域工程总体负责:计政华外护岸施工区域:李智明道路施工区域:陈靖码头施工区域:秦玮玮六、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生产培训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生产工作。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接受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和管理,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新进厂员工和新开工序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时,作业人员接受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劳动保护从业人员必须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和用具。在施工现场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警示牌、围挡等。每季度对水下作业和船上作业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消防措施保障施工现场的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配备完好有效地消防器材。施工现场建立义务消防队,营口珍珠湾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域工程全体作业人员为义务消防队员。在禁火区需明火作业时,必须提前审批。施工船舶的消防严格执行《船舶消防管理和检查技术要求》(JT/T440)的有关规定。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或不符合环境保护条例的工作安排。坚决抵制有损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