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1.带着课题去旅行VIP免费

11.带着课题去旅行_第1页
1/20
11.带着课题去旅行_第2页
2/20
11.带着课题去旅行_第3页
3/20
校本教材:《初中生化学视界》徐静如东县苴镇新光初级中学诗词中的化学《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诗词比拼节目。通过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赏诗词之美寻化学之趣品生活之味活动一:感受诗词中的千变万“化”1.从化学的视角分析,这句诗描绘了蜡烛的哪些变化?2.如何用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活动一:感受诗词中的千变万“化”分别用一个干燥而冷的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还可以设计哪些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如右图所示:点燃固定在燃烧匙上的蜡烛,小心的伸入到平底烧瓶内,观察现象。②4~5s后,迅速抽出燃烧匙,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活动一:感受诗词中的千变万“化”瓶壁上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活动一:感受诗词中的千变万“化”从下列提供的仪器中选择,进行组装设计活动一:感受诗词中的千变万“化”你能说说下列诗词中描绘出物质的哪些变化吗?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⑤白玉为床,金作马4.你还能说出哪些蕴含物质变化的诗词或成语吗?训练反馈1.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水滴石穿B.山崩地裂C.百炼成钢D.木已成舟“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百炼成钢是指古时候钢铁锻造技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化学原理是将硬而脆的生铁在空气中反复捶打,生铁中多余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含碳量,炼得柔而韧的钢。C+O2==CO2点燃训练反馈2.用元素符号给相关成语填空,(注:①②按示范先找出相关的成语,再用元素符号填空,成语中的被填空字的音与元素名称相同)如:①只要功夫深,Fe杵磨成针;②雪中送C;③千里送鹅毛,礼仁义重;④黄万两;⑤大快人;⑥薄明志;⑦感慨万;⑧高歌进;⑨高山水;⑩人杰地。活动二:领悟诗词中的诗情“化”意活动二:领悟诗词中的诗情“化”意石灰的生产活动二:领悟诗词中的诗情“化”意观察煅烧石灰石实验(如图一、图二),再结合校本教材内容回答:(提示: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1.煅烧石灰石后,观察到石灰石表面。2.观察到图二中B试管中液体变色,说明了,A试管的作用是。活动二:领悟诗词中的诗情“化”意变化后物质的名称及化学式物质的变化解释或化学方程式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活动三:谈“诗”说“法”“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西汉·刘安《淮南万毕术》硫酸铜溶液曾青--活动三:谈“诗”说“法”“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唐·刘禹锡《浪淘沙》“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淘沙取金、煤炭冶铁的方法活动四:“诗”致入“微”模仿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比赛规则,请两位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轮流背诵含有“香”字的诗句,对不出的落败。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学习体会?在课堂中,你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带着化学的眼睛看世界,你会发现更多的精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1.带着课题去旅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