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Ⅰ卷(共48分)原子量:H:1Na:23C:12O:16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溶液里无固体析出的是A.MgCl2溶液中加入Na的小颗粒B.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的小颗粒C.KNO3稀溶液中加入Na的小颗粒D.Ca(HCO3)2溶液中加入Na的小颗粒【答案】C考点:考查钠的化学性质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态混合物中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蒸馏实验中需要测定蒸汽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附近,故A错误;用酒精易溶于水,萃取碘水中的碘用四氯化碳,故B错误;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开冷凝水,再先加热;蒸馏完毕,应先撤酒精灯再关冷凝水,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操作。3.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某学生分别在A、B的侧管中装入1.06gNa2CO3和0.84gNaHCO3,A、B中分别装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装置的气球膨胀得快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mol·L-1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mol·L-1D.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计算。4.相等物质的量的H2O和H2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②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3∶4③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④它们所含的H原子数目之比为1∶1⑤它们所含的质子数目之比为5∶9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相等物质的量的H2O和H2O2相比较。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1:1,故正确;②根据分子的原子构成确定,H2O和H2O2分别是3、4原子的分子,所以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是3:4,故正确;③根据分子的原子构成,H2O和H2O2分别是氧原子个数是1、2的分子,确定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是1:2,故正确;④根据分子的原子构成,H2O和H2O2分别是H原子个数是2、2的分子,确定它们所含的H原子数目之比是1:1,故正确;⑤根据分子的原子构成,H2O和H2O2中质子数分别是10、18,所以等物质的量的分子所含的质子数目之比是5:9,故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的相关知识。5.下列有关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态C.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答案】D考点:氧化物的概念与分类6.把NaHCO3和Na2CO3·10H2O混合物6.56g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测得溶液中c(Na+)=0.5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质量约为A.2.93gB.5.85gC.6.56g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为氯化钠,且物质的量为0.05mol,由钠的守恒可知其质量为:0.5×0.1×58.5=2.93g。考点:物质的量的计算7.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盐酸水煤气硫酸干冰B蒸馏水蔗糖溶液氧化铝二氧化硫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D胆矾水蒸气氯化铜碳酸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故A错误;B、符合分类的标准,故B正确;C、电解质是化合物,铁是单质,因此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钙属于盐,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D、碳酸钠属于盐,属于电解质,水蒸气中只有H2O分子,冷却至液态就是蒸馏水,是纯净物,故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等知识。8.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化学反应为Br2+SO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