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节氨硝酸硫酸课程标准:了解NH3与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份及氨水的不稳定性,了解铵盐的通性省教学要求:了解NH3的性质和用途掌握NH3的实验室制法了解铵盐的性质,掌握NH4+的检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了解铵盐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化学对环保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NH3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NH4+的检验教学难点:喷泉实验的原理及相关类似的实验的设计教学流程:Ⅰ、课前检测:一、复习检测:1、把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为,加热溶液煮沸后,现象为2、将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二、预习检测: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Ⅱ、课堂新授:【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察氨气的色、味、态、密度(与空气比较)。阅读教材P.97-98。小结氨的物理性质【演示实验】实验4-8,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并小组交流实验装置分析:1、为什么烧瓶内会产生喷泉?2、为什么要用干燥的烧瓶?3、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实验现象分析:1、实验体现氨气的什么性质?2、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3、如果变红的原因是生成OH-,那么OH-来源于什么物质?【归纳】1、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2、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NH4++OH-【思考】1、水中的粒子有哪些?液氨与氨水是否是一种物质?2、如何检验氨气?3、把一瓶浓氨水露置在空气中,有何现象?【过渡】氨气溶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那么它遇到酸会不会反应呢?【演示实验】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观察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NH3+HCl=NH4Cl(白烟)【拓展】1、写出氨气与硫酸、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下列不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A、氨气B、氯气C、氧气D、一氧化氮3、试分析如何检验氨气?【过渡】氨气与酸反应生成的盐叫铵盐。那么铵盐的性质有那些呢?【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8:总结铵盐的性质【归纳】铵盐的性质:(1)遇碱性物质有氨气放出:NH4++OH-NH3↑+H2O(2)受热发生分解反应NH4HCO3NH3↑+CO2↑+H2O↑NH4ClNH3↑+HCl↑微热强热加热【思考】从铵盐的性质上看,受热分解和与碱反应,都有氨气生成?如果要制备氨气,用那一个反应更好?为什么?【归纳】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装置:固+固气收集:向下排空气法干燥:碱石灰【思考】1、实验室制备NH3的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备哪些气体?2、收集气体时试管口处棉花团的作用?3、如何证明某一集气瓶中的氨气已经收满?4、多余的氨气应如何处理?5、为什么不直接用NaOH溶液和NH4Cl反应?6、如何用浓氨水、NaOH或碱石灰制取少量NH3?【自主学习】阅读p.97,99。氨的用途和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总结提升】:氨气1、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2、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NH4++OH-(2)碱性:NH3+HCl=NH4Cl3、铵盐的性质:(1)遇碱性物质有氨气放出:NH4++OH-NH3+H2O(2)受热发生分解反应(NH4)2CO32NH3+CO2+H2ONH4ClNH3+HCl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装置:固+固气收集:向下排空气法干燥:碱石灰Ⅲ、课堂检测:1、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有()A、NOB、NO2C、H2D、CO2、为了更简便制取干燥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A、NH4Cl和H2SO4(浓)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B、N2+H2→NH3,用烧碱干燥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3、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