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2.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需要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买卖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这反映了宋代A.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C.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3.自明中叶以来,江南丝织业市镇及其四乡,逐渐把养蚕缫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出产“濮绸”闻名的濮院镇,四乡农家的经营重心已由农业转移到蚕桑丝织业,即从农业转移到乡村工业,而把农田耕作看作副业。这种变化表明江南市镇A.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的特征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松弛D.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4.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真实意思是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B.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也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C.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5.马克思在评价圈地运动时说:“……世界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上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下列表述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B.实现了英国传统农业关系根本性变化C.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D.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6.杨宁一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里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A.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B.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C.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D.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7.19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输出的茶占世界总物出口的50%以上,而到1920年只占了6.2%,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与此同时,西方却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沦为了世界市场的附庸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D.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8.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9.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全国各收复区的日伪产业,国民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一时间各种接收机关林立,仅平、津、沪、杭四地就有此类部门175个。这一做法使A.民族工业迅速恢复发展B.官僚资本开始出现C.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衰落D.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10.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其中规定: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等。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11.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12.1980年与1975年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