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1.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腿部受伤常喷洒一种液体物质,使受伤部位皮肤表面温度骤然下降,减轻伤员痛感。这种物质是A.碘酒B.酒精C.氟里昂D.氯乙烷2.下列物质,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只有一种的是()A.2-氯丁烷B.2-氯2-甲基丙烷C.2-氯3-甲基丁烷D.2-氯2-甲基丁烷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中子数为9NAB.7gCnH2n中所含氢原子数目为NAC.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所含氯原子数目为3NAD.1mol癸烷所含共价键数为29NA4.下列有关氟氯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氟氯烃是一类含氟和氯的卤代烃B.氟氯烃化学性质稳定,有毒C.氟氯烃大多无色、无臭、无毒D.在平流层中,氟氯烃在紫外光照射下,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循环反应5.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开的是()①四氯化碳、水②乙醇、甘油③乙醇、水④苯、水⑤已烷、水⑥环已烷、苯⑦溴苯、水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⑦D.④⑤⑥6.为了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X元素,在下列实验操作中:①加热②加入硝酸银溶液③取少量卤代烃④加入稀硝酸溶液酸化⑤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⑥冷却,所选择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⑤④②B.③⑤①④②C.③⑤①⑥④②D.③⑤①⑥②7.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后振荡、静置,直接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滴加AgNO3溶液,检验Br-的存在B.将乙醇加热至170℃,制取乙烯C.向试管中加入5mL溴水、2mL苯和0.5g铁粉,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试管底部生成的褐色油状液体D.在试管中加入约2mL饱和溴水,然后滴入2滴~3滴苯酚稀溶液,观察苯酚与溴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8.在①氯苯②氯乙烯③丙炔④二氯甲烷等四种有机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修正液中往往含有某种易挥发的有毒溶剂,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这种溶剂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乙醇B.三氯乙烯C.乙酸D.水1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实验室制乙炔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将产生的气体再通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除杂B检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冷却后,取上层清液,用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C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到装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中D验证氢氧化铁的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镁将氯化铁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B解析:2-氯丁烷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烯烃;2-氯3-甲基丁烷、2-氯2-甲基丁烷都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烯烃;2-氯2-甲基丙烷发生消去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3.答案:B4.答案:B解析:氟氯烃是一类含氟和氯的卤代烃,A正确;氟氯烃大多无色、无臭、无毒,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制冷业,但是被释放到空气中的氟氯烃,可以扩散并到达大气中的平流层,并且氟氯烃在紫外光照射下,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循环反应,从而造成臭氧层空洞,使大量的紫外光照射到地球表面,伤害地球上的生物,C、D正确。5.答案:B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检验卤元素,一般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使水解;在水解后的冷却液中要加稀硝酸中和;然后加入硝酸银检验卤离子。故选C考点:考查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及卤离子的检验。点评:检验卤元素,不能直接在水解液中加硝酸银,因为溶液呈碱性,会使银离子沉淀。属于简单题。7.答案:D8.答案:A解析:苯、乙烯是平面型结构,所以氯苯、氯乙烯一定是平面型结构。丙炔中含有1个甲基,则分子内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则二氯甲烷仍然是四面体结构,选A。9.答案:B解析:A.乙醇可作为有机溶剂,且具有挥发性,但乙醇无毒,故A错误;B.三氯乙烯可作为有机溶剂,且具有挥发性,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故B正确;C.乙酸可作为有机溶剂,且具有挥发性,但乙酸无毒,故C错误;D.水不是有机溶剂,无毒,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C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