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提纲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1、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族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含义:西周时期,周王把一带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商旧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权力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特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评价: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了疆域;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2)宗法制:含义: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分封与宗法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维系分封,分封是宗法在政治上体现。体现了西周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关系结合的特点。(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统治1、秦的统一:1)公元前230年—前220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2)前215年,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和直到,巩固国防3)统一岭南地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并设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岭南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4)统一“西南夷地区”:开辟“五尺道”的交通路线,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2、郡县制: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郡”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县”隶属于郡。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作用: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3、皇帝制度的建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特征:1)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2)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3)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4)历代官僚体制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5)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4、秦朝的“三公”及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检查系统。(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政令(隶、户、礼、兵、刑、工)有分工、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2、汉朝州刺史的设置:前106年,汉武帝全国划分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西汉时,刺史的地位低,但权力大;东汉时,刺史被称为州牧,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地位高,权力大。3、元朝的行省制度:1)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省2)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域: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西、山东);宣政院管辖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重要意义。4、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1)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2)明永乐帝设内阁制,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1)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2)特点: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较高;政治决策封闭性,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3)作用: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4)雍正帝还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近代化的开展,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最终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际: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国内:封建社会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