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估检测(四)第四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6·天津联考)《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A.新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均为国家权力机关C.人民政府积极探索人民当家作主的实施途径D.新中国成立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具备【解析】选C。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故A、D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故B错误;材料中“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反映了人民政府积极探索人民当家作主的实施途径,故C正确。2.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从这届政协开始性质有了变化。政协性质开始变化的原因在于()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大已经胜利召开D.中苏关系严重恶化【解析】选C。1954年政协性质变化,指的是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改变为参政议政的政治协商机构,原因是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全国人大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加固训练】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解析】选D。1954年宪法颁布时,三大改造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建成。A、C早在《共同纲领》就确定了。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时间政策名称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解析】选B。图表显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即1947年的民族区域自治、1980年的经济特区、1997年的特别行政区,这三种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既有民族政策,又有经济政策,还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一国两制”,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4.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主要表明蒋经国()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希望完成国家统一C.希望两岸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利益D.希望两岸同胞团结反对外敌入侵【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A表述最符合题意。5.(2016·豫晋冀三省调研)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行“政治革新”,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国际民间组织活动,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问台湾地区。这表明台湾当局()A.对大陆中共政权仍怀有敌意B.已接受“一国两制”的构想C.开始对两岸关系有条件开放D.对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的自信【解析】选C。允许两岸文化交流,无法说明仍有敌意,故A错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推行的“政治革新”只涉及民间文化等方面,并未涉及“接受一国两制”,故B错误;“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问台湾地区”,表明是有条件开放,故C正确;两岸交往是逐步放开的,单纯理解为“自信”失之偏颇,故D错误。6.(2016·衡水模拟)“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1952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其主要背景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D.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解析】选D。从材料中的时间“1952年末”,B提出于1953年底,中苏关系逐步恶化是在1958年后,排除B、C;从材料中“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可分析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