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亚铁离子,若误食亚硝酸盐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从而使血红蛋白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可将Fe2+还原成为Fe3+B.亚硝酸盐被氧化C.亚硝酸盐是氧化剂D.维生素C是氧化剂2.下列有关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氮分子的电子式:B.氮原子电子排布式:1s22s22p5C.氮分子的结构式::N≡N:D.氧原子最外层轨道表示式:3.“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硅胶和硫酸亚铁()B.积极推行和使用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新型聚合物材料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D.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不能填埋处理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查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化学键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化学反应的变化C.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常温时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5.臭氧层中氧分解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总反应:O3+O→2O2催化反应:①O3+Cl→O2+ClO;②ClO+O→Cl+O2.A.催化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C.Cl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6.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大量NH4+的溶液中:HCO3﹣、K+、Na+、Cl﹣B.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Na+、AlO2﹣、K+、HCO3﹣C.含大量H+的溶液中:Na+、Cl﹣、NO3﹣、SO32﹣D.加入Fe能放出H2的溶液中:Na+、K+、NO3﹣、SO42﹣7.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编号气体abcASO2浓H2SO4铜屑饱和Na2SO3溶液BCO2稀HNO3碳酸钙饱和NaHCO3CNO稀HNO3铜屑H2ODNO2浓HNO3铜屑NaOH溶液A.AB.BC.CD.D8.下列叙述中指定粒子数目一定大于NA的是()A.11.2LN2和NO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B.12g14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C.28g铁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时,失去电子的数目D.1L0.1mol/LCH3COOH溶液中所含分子总数9.课外学习小组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够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10.从海带中提取碘,可经过如图实验步骤完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灼烧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坩埚、玻璃棒B.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I2+2OH﹣C.检验碘单质时,可选用淀粉碘化钾试纸,若试纸变蓝说明有碘单质D.分液时,先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再关闭活塞倒出上层液体11.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的Pt为+5价,(PtF6)为某价态的原子团,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此反应中,O2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B.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在此反应中,每生成1molO2(PtF6)则转移1mol电子D.在O2(PtF6)中不存在共价键12.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迷迭香酸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C18H18O8B.迷迭香酸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苯环和酯基的结构C.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6molBr2的浓溴水发生反应D.1mol迷迭香酸最多与含5mol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13.甲、乙、丙3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稀H2SO4、CuCl2溶液、饱和食盐水,把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插入甲,把分别与直流电源正、负极相连的两根石墨棒C1、C2插入乙,把分别与直流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石墨棒C3、铁片插入丙.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丙中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乙中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C1、C2分别是阳极、阴极,锌片、铁片上都发生氧化反应C.C1...